扶貧年度總結5篇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煉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扶貧年度總結5篇,歡迎大家分享。
扶貧年度總結 篇1
20xx年,在市教體局的正確領導下,XX區教體局教育扶貧工作規范、有序、扎實開展,做實民生暖心工程,惠及廣大貧困學子,助力貧困學生圓夢。現將我區教體系統20xx年度教育扶貧工作總結如下。
一、精準發力,建檔立卡貧困生資助全覆蓋
精準識別資助對象。20xx年度,XX區教體局高度重視、精心謀劃教育精準扶貧工作,積極與市扶貧辦對接,提前排查、摸底建檔立卡貧困學生信息。春季學期確定建檔立卡學生296人,秋季學期確定建檔立卡學生434人,保障教育精準扶貧工作順利開展。
學前教育資助情況。春季學期,我區無建檔立卡貧困學前幼兒。秋季學期建檔立卡貧困49名幼兒,發放資助資金2.94萬元,實現對學前教育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幼兒資助最高檔、全覆蓋、無遺漏。
義務教育階段資助情況。春季學期共資助457名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學生,發放資金24.67萬元。秋季學期共資助314名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學生,發放資金17.13萬元。全年共計資助771人次,發放資助資金41.8萬元,實現對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
4、普通高中資助情況。
(1)普高免學費。春季學期為180名學生免除學費7.42萬元,秋季學期為155名學生免除學費6.44萬元,全年共計為335人次減免學雜費13.86萬元,實現對普高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
(2)普高國家助學金。春季學期,為建檔立卡學生43人,發放國家助學金6.45萬元。秋季學期為建檔立卡學生54人,發放國家助學金8.1萬元。補發20xx年秋季學期18人助學金3.93萬元。20xx年全年共計為115人次發放助學金18.48萬元,實現對普高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最高檔、無遺漏、全覆蓋。
5、中等職業學校資助情況。
(1)中職免學費。春季學期為23名建檔立卡學生,減免學費3.45萬元。秋季學期為23名建檔立卡學生,享受國家免學費3.45萬元,實現對中職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
(2)中職國家助學金。春季學期為14名建檔立卡學生,發放國家助學金1.4萬元。秋季學期為12名建檔立卡學生,發放國家助學金1.2萬元。全年共計為26名建檔立卡學生發放國家助學金2.6萬元,實現對中職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最高檔、無遺漏、全覆蓋。
二、高效推進,農村學校改薄項目全完成
1、20xx年XX區全面改薄項目計3個,分別為為常山小學、沙河小學和大柳初中三所學校運動場,預計總投資450萬元,總建設面積15000平方米。其中常山小學、沙河小學運動場使用省級改薄專項資金250萬元,大柳初中運動場統籌使用校舍維修改造省級資金154萬元,區級配套46萬元。目前3所學校運動場均已通過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
2、校舍維修改造項目。20xx年,XX區校舍維修改造專項資金計308萬元,中央、省各154萬元。省級資金154萬元計劃統籌用于全面改薄項目大柳初中運動場建設,目前已開工建設。中央資金154萬元用于中小學校校舍及附屬維修,涉及項目學校15個,總維修建設面積10051平方米。目前,各維修項目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目前正在集中進行審計及工程款支付。
三、加強監管,建檔立卡貧困生就學全保障
20xx年,XX區教體局逐一核查省廳下發數據及和學籍管理系統建檔立卡家庭義務教育適齡子女就學情況,核實無學生因貧輟學情況。
四、緊密結對,貧困地區學校支教全落實
根據《關于印發<滁州市xx區教師赴農村學校支教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南教體字〔20xx〕58號)文件精神,20xx年,XX區教體局繼續堅持城鄉教育共享,優勢互補,均衡發展的理念,針對邊遠地區學校基礎設施條件差,部分學科教師緊缺的現狀,先后安排潘勇、宋禮艷兩位教師,赴西藏、定遠農村學校支教,進一步加大對口支教幫扶力度,促進當地基礎教育均衡發展。
20xx年,XX區教育體育局將繼續在市教體局、市、區扶貧辦的正確指導下,積極做好教育扶貧工作,圓滿完成精準扶貧工作任務。
扶貧年度總結 篇2
胡家營鎮轄10個行政村,130個村民小組,6104戶,農業人口20362人。其中貧困人口1225戶,3673 人。今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9061元。貧困人口戶數和人數分別占全鎮的20%和18%。扶貧、脫貧工作任務比較艱巨。經過全鎮上下的扎實工作,我鎮超額完成了年度脫貧目標任務。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高度重視,責任明確
根據南扶辦函〔20xx〕9號文件精神,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針對給我鎮分配的今年脫貧人口330人的目標任務,召開專題會議對指標進行了分解落實。并將脫貧指標任務納入鎮對村年度總體目標考核體系中,在年初的全鎮經濟工作會議上同各村簽訂了目標責任書,作為一項考核的硬指標督促村兩委認真完成此項工作。由于全鎮上下對扶貧工作認識到位,從年初一開始,我鎮的扶貧工作就步入了日常化和正規化。
二、分類指導,措施到位
一是認真開展了對鎮域內貧困人口的摸底調查工作,為給扶貧、脫貧政策提供了翔實的第一手資料。經過我們摸底調查,截止今年11月底,我鎮共有人口6104戶,20362人。其中,貧困人口1225 戶,3673人;特別貧困的人口是 戶550人。二是部門聯動,將特別貧困的130戶作為今年扶貧攻堅的重點對象,依托各項優惠政策進行重點幫扶。根據我鎮貧困人口集中分布在沿山邊地理條件較差的4個丘陵村的實際,鎮扶貧辦牽頭,會同鎮民政、社保、計生、經發、城建辦(站、所),將各類國家優惠政策集中捆綁,重點傾斜,使這部分貧困人口及時得到了扶助,加快了他們的脫貧進程。我們還積極申報農村貧困大學生資助項目,今年申報12人,最終審定通過了9人,本科生每人得到12000元的救助。解決了這部分貧困家庭孩子上大學的經濟困難并幫助這些家庭實現了脫貧。扎實的脫貧業績深受貧困戶好評。
三、認真總結經營和教訓,尋求脫貧工作新突破
我們一年來的脫貧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我們深知,我鎮的貧困家庭和貧困人口都占到全鎮總數的三分之一,脫貧任務相當繁重。另外,貧困戶“搬得出”只是第一步,“穩得住能致富”才是我們脫貧工作的最終目標。下年度我們將在繼續擴大貧困戶搬遷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搬出戶致富的幫扶工作,協助他們盡快找到脫貧致富的門路,實現安居樂業。扎實將我鎮的扶貧、脫貧工作穩步推進。
扶貧年度總結 篇3
20xx年,我局切實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認真做好節能工作,節約用水用電、節約辦公能耗方面均與往年相比有所下降,取得了實際成效,充分發揮了節能機關表率作用。現將工作情況總結于后。
一、加強組織領導。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局黨組高度重視節能工作,成立以局長為組長,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全體干部職工為成員,日常工作由辦公室主任負責的領導小組,形成“人人參與、上下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章立制,責任到人。局黨組高度重視節能工作,年初即召開黨組會議專題研究節能工作,制定年度節能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細化單位37項規章制度,用規章制度管理和約束干部職工,責任到人。安排專人負責,建立能耗統計臺帳,安及時準確統計上報能耗數據,做到工作有計劃、有檢查、有考核,努力確保單位節能工作落到實處。
二、強化宣傳教育。
充分利用機關工作安排、集中學習、召開會議以及黨務、政務公開等平臺,積極組織學習節能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普及節能知識,增強干部職工節能意識,提高節能管理水平。全年開展干部職工節能法規宣傳8次。在顯著位置張貼節能宣傳畫報6幅。認真按照全縣節能宣傳周活動安排結合認真開展節能活動1次。
三、全員節電節水。
制定了節約用電用水措施,辦公室全部更換為節能燈具,年度節水效果明顯,年度用水量比上年降低3.5%,年度用電量比上年下降4%。
四、努力節約辦公能耗。
制定了公務用車使用管理制度,嚴格公務車輛派用管理,年度用油比上年降低3.5%。辦公設備采購嚴格程序和相關規定,符合節能環保要求。嚴格控制文件印刷數量,全面推進無紙化辦公。干部職工強化業務知識的學習,提高了運用電腦處理一般公文的能力和水平,單位100%職工運用電腦處理公文,提高了工作效率。
扶貧年度總結 篇4
過完端午節后,聽說省里要來檢查雙到扶貧,所以全市這兩天又掀起扶貧的高潮。各縣區、各單位又是開會,又是討論,又是要下鄉看望幫扶對象,真的很忙。
為了應付統一的檢查,我們單位也不例外,昨天就通知大家上午開會,然后下午除了個別沒有幫扶對象的人,絕大多數都要下去農村看望自己的幫扶對象。還要幫扶對象給簽字什么的,證明自己下去過了。記得去年的時候,我們是被強制從工資里面扣掉500元去扶貧的`(副科長800正科長1000依次類推),然后還確定了每人的幫扶對象,很慶幸我沒有幫扶對象,大概是領導考慮我還在貧困線吧。那時候他們還下去過兩次,都是單位統一的買東西,統一開車過去,到了大家提了東西自己找自己的幫扶對象去,聽他們說很多的幫扶對象都是住著兩三層的小樓房的,或者開著個小賣部的,看著都不應屬于貧困的范圍,可是卻要我們這些工薪階層去幫扶他們,大家感覺真的不可思議!但實際上也沒什么行動繼續,就如此這般!這大概就是中國特色吧!
家里的某人也有兩戶幫扶對象,昨天他也跟單位的人第一次去看望,聽說兩戶家里都是有三四個小孩子的,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感覺很不平衡!憑什么農村就可以生那么多的小孩子!憑什么讓我們去幫扶呢?!這樣對我們政府機關的人來說實在不公平了吧?!還不如讓我們自己生多一個,自己養,不要國家扶貧,素質還高呢!如此這般扶貧,意義何在?真的想不通!真的郁悶!
扶貧年度總結 篇5
一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導下,我局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以全面深化民政工作改革為動力,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深化民政事業改革發展,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取得了顯著成績,充分發揮了民政在保障改善民生、創新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現將20xx年民政工作開展情況及20xx年民政工作要點報告如下:
一、打造亮點,推動民政工作創新發展
(一)“四加強四規范”,推進村務公開示范化創建工作
20xx年,我縣的村務公開工作定為“書記工程”,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形成了縣、鎮、村三級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按照省規范化創建標準,現已完成308個村的創建工作,完成率達93%。并且依托農村社區“六個一”工程,打造了一批村務公開特色村,如在**鎮**村、**鎮**村、**鎮**村等小組設置村務公開小組分欄。
1.“四加強”,推進建設步伐。加強標準化建設,投入748萬元,全面推進村委會村務公開欄的選址、結構設計、版面設置工作。加強檔案管理,確保村務公開工作有政策文件、有制度、有安排、有檢查、有總結、有記錄等。加強教育和培訓,定期開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村務公開等有關法律和政策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廣大村民群眾的民主意識、法制意識。加強督促檢查,建立監督檢查和末位掛牌整治工作機制,開展定期、不定期監督檢查,確保村務公開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把村務公開工作堅持不懈地開展下去。
2.“四規范”,嚴格公開程序。規范公開內容,把財務公開作為公開的重點、監督的重點、檢查的重點。規范公開形式,采取村務公開欄長期公開,對于臨時性、階段性重點工作及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實行“五公開”,通過網上公開、墻上公開,會議公開,“掌上村務”公開,家庭報告單公開。規范公開時間,月度公開的,在每月10日前公開;季度公開的,在每季度首月10日前公開;及時公開的,在3天內公開。規范公開程序,各村依法依規提出公開的具體方案,村務監督委員會對方案進行審查、補充、完善后,提交村黨支部和村民委員會聯席會議討論確定才給予公布。
(二)以孵化中心為載體,大力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
1.抓扶持,保障孵化培育經費。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先后投入30萬元建設經費,用于建設和運營,并于20xx年11月順利遷至新址,可以同時滿足10家社會化組織進駐培育。為加快社會組織孵化和培育制度體系建立,出臺了《**縣社會組織扶持發展專項資金管理使用辦法》,現有20家社會組織通過了我縣100萬專項資金扶持發展。
2.抓規范,建立管理制度體系。積極啟動社會組織等級評估工作,進一步激發了社會組織審評熱情,首批已評定**家社會組織等級,其中4家4a,10家3a,1家2a。
3.抓運營,引入管理專業團隊。以購買服務的方式,聘用專職社工人員對孵化中心進行管理,對社會組織的領導人員啟發新思維、開拓新思路、掌握社會組織發展的規律與需求提供支持服務。
(三)開展婚姻家庭輔導,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為了進一步促進婚姻家庭生活的和諧與穩定,我局于20xx年7月16日開設了婚姻家庭輔導室。自成立以來,婚姻家庭輔導室以創造優美舒適服務環境為抓手,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保障,引進社工開展專業輔導,致力為婚姻家庭提供婚戀指導、婚姻咨詢、離婚勸和、法律咨詢、夫妻關系調適、家庭關系改善、婚姻危機處理、情感疏導等業務。截止年底,共承接離婚前調解個案261對,調解后當場表示不離婚的**9對,挽回成功率高達57%,促進了婚姻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得到了婚姻當事人、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二、突出重點,推進民政工作全面發展
20xx年,我局著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致力推進社會管理協調并進,加強社會事務規范管理,全力做好涉軍群體維穩工作,穩步推進民生工程建設,民政工作得到全面發展。
(一)大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夯實基礎民生工作
堅持以民為本,關注社會弱勢群體,以提高社會救助能力為抓手,不斷完善社會保障網絡建設,發揮民政工作構建和諧社會“穩定器”作用。
1.提高低保、五保、孤兒及三無人員保障標準,提升民生保障水平。20xx年1月1日起低保標準從每人每月430元提高到482元;五保供養標準從每人每月750元提高到819元;孤兒和城鎮三無人員實行每人每月1300元供養標準。20xx年,全縣城鄉低保對象5654戶13808人,支出低保金4456.98萬元,人月均實際補差:城鎮366元,農村260元;五保供養對象戶2185戶,支出五保金2**0.48萬元;孤兒對象138人,支出供養經費213.82萬元;城鎮三無人員對象62人,支出供養經費88.53萬元。
2.加大災害應急救助能力,完善困難群眾醫療救助體制。一是開展自然災害公眾責任保險工作。為全縣66萬農村戶籍人口購買自然災害公眾責任保險,自然災害造成人身傷亡最高賠付20萬元。二是抗災救災工作扎實有效。入汛以來,我縣部分地方遭受洪澇災害,在確保受災困難群眾吃、喝、穿、住和有病及時得到救治同時,下撥重建家園資金65萬元,完成全縣22戶全倒戶重建工作。三是實現困難群眾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服務。自20xx年7月以來,共為困難群眾448人次提供服務,報銷醫療救助費用36萬元,救助對象在政策范圍內自付醫療費用報銷比例達到82%。
3.擴大免費提供殯葬基本服務對象范圍,實現殯葬基本服務均等化。自20xx年5月1日起,在本地或異地死亡且遺體實行火化的本籍居民,以及在我縣死亡且在我縣火化的非戶籍居民,免除其殯葬基本公共服務費用1600元,截至12月底共減免群眾殯葬費488萬元,減輕3081名群眾負擔。
4. 加大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力度,為精神病人和棄嬰孤兒提供優質康復服務。全年救助流浪乞討對象3226人次,開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專項行動,救助流浪未成年人39人次。積極為在院障礙精神病人306人,棄嬰孤兒62人提供生活醫療照顧和康復工作,先后棄嬰孤兒實施修補和矯正手術32例。
5.落實高齡老人津貼等各項優待老年人政策措施。20xx年繼續為我縣1.86萬名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發放各項高齡津貼2400萬元;辦理和換發新老年人優待證8561張,實施“銀齡安康行動”,為我縣5萬多名70周歲以上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綜合保險。
6.拓寬慈善救助渠道,廣泛開展慈善和慰問活動。打造“陽光慈善”,推進“全民慈善行動”,做好20xx年“**扶貧濟困日”活動的捐款工作,共接捐款738.4萬元。開展貧困家庭救助工作,全年救助患病困難群眾352人次,救助金76.5萬元。
(二)致力推進社會管理協調并進,確保基層民生工作取得實效
推動基層組織建設,協調社會利益關系,充分發揮民政工作構建和諧社會“調節器”作用。
1. 圓滿完成全縣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按照省、市、縣統一部署,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揚民主、嚴格依法辦事的原則,全面完成全縣331個村、35個社區“兩委”班子的換屆選舉。選出新一屆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1876名,其中女干部4**名,村、社區實現“一肩挑”比例95.6%,“交叉任職”比例88.5%, 11個縣城社區實行直選,直選率31.4%。
2.穩步推進城鄉社區“六個一”工程建設。全面完成全年49個社區的建設任務,其中8個縣城社區和7個鄉鎮社區以及34個農村社區都建有一個公共服務站、文體活動中心、健康計生服務中心、家庭服務中心、綜治信訪維穩工作站、小廣場或公園,為群眾提供更便利、更優質的服務。
3.有序推進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示范點工作。聯合市社工協會XX縣社工委對**鎮**村、**鎮**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進行中期考核工作,并確定了3個新的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示范點工作任務,分別為:**鎮**社區、**鎮**村、**鎮**社區。
4.推進社區約請制度,為社區居民排憂解難。約請公安、社保、計生、環衛等縣直單位分別到**社區、**社區、**社區、**社區、**社區共舉行了5場社區現場辦公會,使傾聽群眾反映訴求,有效解決社區居民關心難點熱點問題18件。
(三)加強社會事務規范管理,提升民生工作服務水平
圍繞社會組織,加強推進規范化管理,促進社會發展,發揮民政工作構建和諧社會“助推器”作用。
1.依法登記、簡化社會組織的登記工作,放寬準入門檻。實行所有社會組織直接申請登記制度,全年核準名稱30個,成立登記28家,變更登記**項,注銷登記1個,年檢2**家,合格率為85%。截至12月底,全縣登記社會組織總數637個,達到每萬人擁有社會組織數6.1家比例水平。
2.社會組織黨建進一步加強。以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社會組織黨委扎實開展“擴面提質”行動,擴大黨組織覆蓋面,全面整治軟弱渙散黨組織,補選新支委黨支部2家,撤銷不合格黨支部1家。截至12月底,社會組織黨委共有聯合黨支部18個,基層黨支部45個,管理黨員871名。
3.加快社工機構培育,加強社工人才建設。目前在我縣注冊成立的社工機構有5間,已在優撫安置、減災救災、社會救助、社區服務、婚姻家庭、社會福利、慈善公益等領域先行試點開展工作,并不斷拓展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繼續實施“千名社工人才培養計劃”和“社工組織拓展行動”。 20xx年4月聯合縣委組織部、縣社工委出臺獎勵辦法,鼓勵更多人才參與社工建設,組織全縣800多人開展社會工作師考前培訓, **7人獲得社工資格證書。
分頁閱讀第1頁:民政局年終基層民政工作總結第2頁:全力做好涉軍群體維穩工作,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扶貧年度總結5篇】相關文章:
扶貧工作推進會議總結05-19
扶貧攻堅專題會議總結06-13
扶貧工作專題會議總結06-01
扶貧簡報06-01
04-02
扶貧攻堅整改工作會議總結05-28
it年度總結12-08
扶貧信息簡報05-17
倉庫年度總結01-05
年度公司總結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