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幼兒園家訪記錄內容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班幼兒園家訪記錄(精選14篇)
文字像精靈,只要你用好它,它就會產生讓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無論我們說話還是作文,都要運用好文字。只要你能準確靈活的用好它,它就會讓你的語言煥發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小班幼兒園家訪記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幼兒園家訪記錄 1
家訪時間:2月
家訪對象:
家訪教師:肖老師、劉老師、余老師
幼兒在園情況
蔓蔓是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每上一節課,你總是那么的認真,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跟小朋友們相處的較好,但老師發現你午睡時,喜歡在那玩,沒有好好的入睡,望下周有所改進。
家訪過程
1、教師了解幼兒在家的`生活習慣。
2、教師反映幼兒在園的一些情況。
要求家長配合情況
堅持每天送小孩上學,在家多指導上課要認真,多和周圍小朋友游戲,使其能夠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聽老師指令。
小班幼兒園家訪記錄 2
家訪時間:2月
家訪對象:
家訪教師:肖老師、劉老師、余老師
幼兒在園情況:
研研本學期的情緒穩定,愛上幼兒園,喜歡和小朋友一起游戲。上課能安靜坐在位上,很會說話,會表達自己的想法,睡覺不要老師陪著入睡。吃飯很快,其他方面還行,但是常規方面還要加強!
家訪過程:
1,教師了解幼兒在家的`生活習慣。
2,教師反映幼兒在園的一些情況。
要求家長配合情況
希望家長能夠多與希希溝通,改掉不午睡的壞習慣。
小班幼兒園家訪記錄 3
時間:11.24
幼兒姓名:洋洋
訪問對象:爺爺、媽媽
教師:楊老師、劉老師
聯系內容:
向家長介紹洋洋入園以來的各種表現、喜好、需求,詢問家長有無需特殊交代的事情。
家長意見:
洋洋在家里很聽話,很好帶。不僅如此還經常做出一些特別搞笑的事情。洋洋年齡太小,比較依賴別人,在幼兒園是變速總哭?
教師意見及對策:
洋洋是我們班最小的寶寶,各方面能力還需要老師的.幫助,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洋洋現在已經好多了。偶爾會哭幾聲,哄一下就會好。洋洋在幼兒園也經常做出一些特別搞笑的事情,是我們班的開心果呢!我們都特別喜歡他。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會加強對洋洋自理能力的培養,也會多與他溝通交流,多鼓勵他。
小班幼兒園家訪記錄 4
家訪目的:
該學生自進校以來學習一直很努力,雖效果不是很理想,但積極性一直很高。上課不懂就問,有時問題很簡單,作為教師的我也是認真解答并且很有耐心,不知最近為什么,學習的畏難情緒很嚴重,明顯的厭學。問原因,不愿和老師作深層次的交流,為了幫助她克服現在的困難,我決定家訪。
家訪情況:
學生父母和本人均在家等候我這位老師,家長非常熱情,又是倒水又是沏茶。聽家長說,該學生有一種不想讀書的念頭,原因是現在學不懂數學,學習付出了沒有收獲,幾次考試距自己想象的.還差很遠,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看到一些同學天天耍,生活也輕松,所以自己也有了此念頭。這實在太可怕了,如果不及時幫助她,時間一長還真的不好辦了。針對她說的問題,我和家長耐心解答,最后她答應我和家長,將認真學習,不要讓困難把自己打倒。我知道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不過我們想看到的已經看到了。
感觸:
教師要細心觀察學生,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盡量幫助其解決問題。
小班幼兒園家訪記錄 5
原因:
小妮小朋友近段時間經常和小棟小朋友呆在一起,本來很乖的他變的得上課不專心聽講,午睡時兩個人湊在一起講悄悄話。考慮到她爸爸媽媽工作較忙,我們就電話聯系了她的媽媽。
老師:朱小妮的媽媽,你好!近段時間,你家朱小妮小朋友經常同小棟小朋友在一起玩,無論干什么,她們兩人總喜歡粘在一起,現在,朱小妮小朋友上課時比以前少認真了許多,總是乘我們老師不注意偷偷地同小棟講話,午睡時也是如此。
家長:
(媽媽)老師,你好!我們最近比較忙,感謝你們與我們及時溝通讓我們了解了他在學校的情況,我們會與他溝通了解情況,同時我們也會進行適當的教育。
效果
通過這次的電訪及我們對小妮小朋友的`家訪,在我們的共同努力,小妮小朋友在上課時能認真聽講,午睡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改善,現在朱小妮小朋又成為了原來班上那個聰明、活潑的孩子。
小班幼兒園家訪記錄 6
一、家訪目的:
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家訪記錄:
南南是我班一名幼兒,他聰明,好動,性格外向,學東西也很快,總的來說各個方面都不錯,也挺討人喜歡的。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總是和旁邊的小朋友講話,不好好聽課。為此,下午放學時,我和李志鵬的媽媽進行了一次談話。她說:“我平常很忙,他爸爸上班時間卡的很緊,也沒有時間來管他。”我說,你們再忙,也不能不管孩子,這就要升入一年級,你們要不配合我們給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來孩子上一年級就會跟不上。”她說:“以后我們一定要多抽時間來關心孩子經常和孩子進行交流,多和老師聯系,一起來教育孩子,讓孩子健康活潑的成長,并養成上課認真聽講愛學習的好習慣。
三、家訪的成效:
通過此次家訪活動,家長了解到了幼兒在園的真實情況,并在一定的.基礎上提醒了家長應試在家庭內部也要有意識的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幼兒來說終生受益,讓家長了解到了好的學習習慣培養的重要意義。
小班幼兒園家訪記錄 7
家訪目的:
讓幼兒知道自身的缺點與錯誤
家訪記錄:
小朋友聰明好動,上課回答問題也很積極。但是有一個壞習慣,總愛和別的小朋友打架,多次和他談話仍不見效果。為此,我來到小宣的家里,跟他的媽媽進行了一次談話,從談話中得知,在家,他一點也不聽話,特別的調皮,爸爸媽媽的話聽不進去,他爸爸就經常打他,而他媽媽就經常護著他,久而久之養成了不好的習慣。我說:“孩子犯了錯,不能打,也不能袒護,要耐心的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知道自己錯了,慢慢的改正錯誤。他媽媽聽了我的`話,表示以后要多和孩子交流,和老師一起共同把孩子教育好。
家訪的成效:
通過此次的家訪活動,家長了解到了幼兒的各種缺點與毛病,并及時的與家長進行溝通聯系,能徹底的幫助幼兒改掉不良的習慣,促進幼兒長足的發展。
小班幼兒園家訪記錄 8
家訪目的:
讓幼兒明白自身的缺點與錯誤
家訪記錄:
賡賡小朋友聰明好動,上課回答問題也很用心。可是有一個壞習慣,總愛和別的小朋友打架,多次和他談話仍不見效果。為此,我來到小宣的家里,跟他的媽媽進行了一次談話,從談話中得知,在家,他一點也不聽話,個性的調皮,爸爸媽媽的話聽不進去,他爸爸就經常打他,而他媽媽就經常護著他,久而久之養成了不好的習慣。我說:孩子犯了錯,不能打,也不能袒護,要耐心的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明白自我錯了,慢慢的改正錯誤。他媽媽聽了我的話,表示以后要多和孩子交流,和教師一起共同把孩子教育好。
家訪的成效:
透過此次的'家訪活動,家長了解到了幼兒的各種缺點與毛病,并及時的與家長進行溝通聯系,能徹底的幫忙幼兒改掉不良的習慣,促進幼兒長足的發展。
小班幼兒園家訪記錄 9
家訪時光:9月7日
家訪對象:郁xx
住址:長涇鎮河塘村郁家堂15號班級大1
家訪教師:
家訪目的:小驍最近在吃飯時吃的'比較快但總是有很多飯粒會掉在桌子上有時還會掉到地上。
解決主要問題:與家長交談了解孩子在家吃飯時的表現。今后教師與家長一起在吃飯前多提醒他不要吃得太快注意衛生督促他改了掉飯粒的壞習慣。
小班幼兒園家訪記錄 10
家訪時間
5月11日
家訪對象
王
家訪教師
李老師、劉老師、黃老師
幼兒在園情況
小朋友在園里的表現良好、比較好動、好玩、平時一旦被老師批評就會哭臉、有時他一生氣連老師也打、有時喜歡帶頭說話起哄、排隊喜歡抱著前面的那個小朋友、學習要要加油、只要改掉那些不好的習慣就更好了
家訪過程
1、老師反應幼兒在園的一些不好的習慣。
2、老師了解幼兒在家的一些情況。
要求家長配合情況
請勿讓幼兒看太多的.電視和玩ipad游戲、及時改掉不好的習慣、家長在家多引導幼兒學習功課。
小班幼兒園家訪記錄 11
家訪記錄:
小庶小朋友是一個聰明可愛的孩子,老師上課講的東西都會,但是她學會了就擾亂 秩序,不讓其他的小朋友學習。因此,對小庶進行了一次家訪。在和她的父母談話中得知,他們的工作都很忙,對孩子的關心不夠多,孩子又經常在奶奶家,奶奶對她嬌生慣養什么都依著她。這樣一來,孩子就養成了一些壞習慣。所以,請家長多和幼兒園保持聯系,并配合教師把孩子教育的更好。
家訪記錄:
關心孩子經常和孩子進行交流,多和老師聯系,一起來教育孩子,讓孩子健康活潑的成長,并養成上課認真聽講愛學習的好習慣。
家訪的成效:
通過此次家訪活動,家長了解到了幼兒在園的'真實情況,并在一定的基礎上提醒了家長應試在家庭內部也要有意識的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幼兒來說終生受益,讓家長了解到了好的學習習慣培養的重要意義。
小班幼兒園家訪記錄 12
家訪時間:2025 年 9 月 10 日 16:30-17:15
家訪對象:小一班 樂樂(男,3 歲 6 個月)及家長
家訪目的:了解樂樂入園前的生活習慣、性格特點,緩解其入園焦慮,與家長建立初步溝通。
家訪過程:
樂樂初見老師時有些靦腆,躲在媽媽身后,通過玩具互動逐漸放松,愿意主動遞玩具給老師。媽媽介紹,樂樂從小由奶奶帶大,午睡需奶奶拍著哄睡,飲食習慣偏素,不愛吃青菜,吃飯較慢。在家活潑好動,喜歡搭積木和聽故事,但陌生人面前較內向。
老師向家長說明幼兒園的一日作息安排,重點介紹午睡環節的過渡方式(如保留安撫玩具、輕聲講故事),建議家長在家逐步調整午睡習慣,減少哄睡依賴。針對飲食習慣,建議家長嘗試將青菜切碎混入其他食物,鼓勵孩子參與洗菜過程,增加對蔬菜的興趣。
家長反饋:對幼兒園的`安排表示認可,擔心孩子入園后不適應集體生活,希望老師多關注樂樂的情緒變化,有情況及時溝通。
教師建議:
入園前帶樂樂參觀幼兒園,熟悉環境;
睡前給孩子講 “幼兒園的故事”,傳遞積極期待;
準備一件孩子熟悉的安撫物(如小熊玩偶)帶入園。
小班幼兒園家訪記錄 13
家訪時間:2025 年 9 月 15 日 19:00-19:40
家訪對象:小二班 朵朵(女,3 歲 4 個月)及家長
家訪目的:反饋朵朵入園一周的適應情況,解決家長提出的. “孩子不愿午睡” 問題。
家訪過程:
老師首先肯定朵朵的進步:能主動向老師問好,愿意參與集體游戲,但午睡時總是哭鬧,說 “想媽媽”。爸爸表示,朵朵在家午睡時間不固定,有時下午 3 點才睡,且必須媽媽陪在身邊。
老師詳細說明幼兒園的午睡流程:12 點半到 14 點,睡前會拉窗簾、播放輕音樂,老師會巡回安撫。建議家長在家固定午睡時間(12 點半開始),睡前 1 小時減少劇烈活動,可播放幼兒園同款輕音樂,模擬園所環境。
媽媽提到孩子在家吃飯時喜歡邊吃邊玩,擔心在園吃不飽。老師回應:朵朵在園能自己用勺子吃飯,雖然速度較慢,但老師會耐心等待,不催促,建議家長在家也讓孩子自主進食,避免追喂。
家長反饋:感謝老師的細致觀察,會按建議調整家庭作息,希望老師午睡時多拍拍朵朵,幫助她適應。
教師跟進:
午睡時允許朵朵抱著自己的小毯子,安排她坐在靠近老師的床位;
每天在家長群發送孩子的用餐照片,讓家長放心。
小班幼兒園家訪記錄 14
家訪時間:2025 年 9 月 20 日 18:30-19:20
家訪對象:小三班 陽陽(男,3 歲 5 個月)及家長
家訪目的:了解陽陽 “在園不與人交流” 的'原因,共同制定引導方案。
家訪過程:
老師反映,陽陽入園后從不主動說話,老師提問時只用點頭或搖頭回應,游戲時總是獨自坐在角落玩積木。奶奶解釋,陽陽平時由老人帶,很少接觸同齡孩子,在家也不太愛說話,但會和玩具 “對話”。
老師觀察到陽陽對積木興趣濃厚,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去社區游樂場,鼓勵他和小朋友分享玩具,在家多問開放性問題(如 “積木搭的是什么呀”),而非封閉式問題(如 “是不是搭房子”)。
老師還提到,陽陽在園能自己上廁所、洗手,生活自理能力較強,家長對此表示欣慰。
家長反饋:之前沒意識到社交的重要性,會按老師的方法多帶孩子外出,希望老師在園多創造讓陽陽表達的機會,比如讓他展示搭好的積木。
教師策略:
游戲時請陽陽擔任 “積木小助手”,幫老師分發積木,引導他說 “給你”;
每天安排 10 分鐘一對一交流時間,聽他講積木的故事,及時表揚 “陽陽今天說話真清楚”。
【小班幼兒園家訪記錄】相關文章:
小班家訪記錄內容10-13
幼兒園家訪記錄內容06-18
幼兒園家訪記錄表怎么填07-24
幼兒園家訪記錄內容范文(精選15篇)07-25
幼兒園小班家訪工作總結08-30
控輟保學家訪活動記錄08-11
控輟保學家訪會議記錄08-23
幼兒園小班家長會會議記錄01-09
幼兒園小班家訪工作總結[實用11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