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冬奧志愿者代表發(fā)言稿(精選10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發(fā)言稿,發(fā)言稿的內(nèi)容要根據(jù)具體情境、具體場合來確定,要求情感真實,尊重觀眾。你寫發(fā)言稿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冬奧志愿者代表發(fā)言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冬奧志愿者代表發(fā)言稿 1
尊敬的教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叫xx。作為北京市的一名學生,如果能夠為北京冬奧會出一份自己的力,將會是我的榮幸。今天來到這里,也為了能夠?qū)崿F(xiàn)我的這種榮幸,也想說出自己的.公眾表達。
今天,我是為了北京而說話。北京將是世界上第一個既舉辦夏季奧運會又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這讓北京又一次成為了全世界矚目的焦點。
上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茹毛飲血,遷徙不斷,最終在這片土地上扎根落草,建設(shè)家園。
他們是元謀人、山頂洞人、藍田人、良渚人、半坡人、河姆渡人……也在腳下這片土地生活過的北京人。他們是中華民族的祖先,為我們開辟了一道道嶄新的通道,他們學會了建樓房,學會了勞動生產(chǎn),更學會了文明傳承。
一代又一代人,等到我們這一代,腳下的土地已經(jīng)被踩實,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我們應該充分展現(xiàn)出全新的面貌和榮光。
冬奧會,這個令人期待和憧憬的盛會,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去親近這個文明古國——中國的文化和面貌,它和諧并包、兼容萬物。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運動員也在競技場上揮斥方遒、各顯身手,努力拔得頭籌,為祖國添光。而十幾億的中國人則在搖旗吶喊,為了我們的勝利而滿目歡喜,這是中國人的努力、熱情。
我們相信,冬奧夢,我的夢。
中國的體育文化是堅持、拼搏、合作、進取,在運動賽場上,每一個中國人都在踐行著這樣的準則。
這是冬奧夢的信仰。
我們是多么依戀祖國啊,我們熱愛著這片土地上的`一切,熱愛著古老而悠久的歷史文明,熱愛著聞名全球的高速科技發(fā)展。我們熱愛,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更因為這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這是冬奧夢的初心。
我相信,冬奧夢不僅屬于北京人,更屬于中國人,再者,可能是屬于全世界的文明財富。我相信,我們的悠長歷史和文明一定會在冬奧會期間讓全世界再次為之矚目。
我的冬奧夢,就是中國的冬奧夢。
謝謝!
冬奧志愿者代表發(fā)言稿 2
尊敬的教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來了!是誰來啦?當然是我們中國人來啦!是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東道國來啦!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創(chuàng)造了輝煌文明的民族,中國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沒有我們中國參加的奧運會,就不算是真正的奧運會;沒有我們承辦的奧運會,奧運會的歷史就不會完整。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我們中國來了!開放的中國、強大的中國,正歡迎各國的運動健兒參加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
我國漢朝開啟了絲綢之路,首次開通了陸路對外交流,為漢武帝打擊匈奴,擴大中國版圖奠定了基礎(chǔ)。因為佛教的傳入,加強了與南亞各國的交流;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設(shè)置了西域都護,促進了與外國的交流,海陸也開通與日本等東亞諸國頻繁往來,在世界上首次形成儒家文化圈;明朝鄭和下西洋,引進外來物種,如長頸鹿、香料,同時輸出茶葉、陶瓷等,那時候中外貿(mào)易很頻繁。這次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像以往每一次體育賽事一樣,將進一步促進中國與外國的交流合作。
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是國際性的盛會,是中國和外國友好往來的舞臺,是中國全面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的橋梁。冰墩墩和雪容融,我相信它們能促進中外友好交流合作,讓本次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成功,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
冰墩墩不僅是一個吉祥物,其實它還是一只象征純潔、堅強、敦厚、健康,活潑、可愛的熊貓。它的面紗是白色的,面罩的周圍有著五彩的線,它的外殼也是白色的。廣州美術(shù)學院設(shè)計團隊最初的作品是“冰糖葫蘆”,而“糖葫蘆”外表的冰殼也與“冰雪運動”或多或少有些聯(lián)系。最終“冰殼”的'創(chuàng)意得以保留,隨后又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探索,修改重點終于逐漸明朗——被冰殼包裹的熊貓。我們中國人真富有創(chuàng)造力啊。
雪容融滿身都是紅色的,你看它的腦袋像不像一個燈籠呢?燈籠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特色,有著兩千多年悠久歷史,是世界公認的“中國符號。”它能渲染歡樂喜慶節(jié)日氣氛,有“瑞雪兆豐頭”的美好寓意,表達了中國人共同參與共同努力共同享有的辦奧理念。燈籠代表著收獲、喜慶、溫暖和光明,頂部的如意造型,象征吉祥幸福。和平鴿和天壇構(gòu)成的連續(xù)圖案寓意著和平友誼,突出了我們中國作為舉辦地的特色。裝飾圖案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剪紙藝術(shù),面部的大雪塊,既代表了“瑞雪兆豐年”的寓意,又進行了擬人化的設(shè)計,大冰塊成為雪容融的漂亮臉蛋,凸顯吉祥物的可愛。雪容融的名字也很有寓意:雪——象征潔白、美麗,是冰雪運動的特點;容——意喻包容,寬容,交流互鑒;融——意喻融合、溫暖、相知相融。
冰墩墩和雪容融,是美麗的天使,它們將和我們一起走向2022冬奧會。
我們來啦,2022年冬奧會!
冬奧志愿者代表發(fā)言稿 3
尊敬的教師,親愛的同學們:
眾所周知,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可是,你知道這只熊貓嗎?它就是我國2022年冬奧會的一只吉祥物冰墩墩。
說了你可能不信,它最初的原型竟然是冰糖葫蘆!這是由于在吉祥物評審的過程中,冰糖葫蘆的創(chuàng)意作品入圍了前十,它就是冰墩墩最初的創(chuàng)意來源。后來,設(shè)計團隊經(jīng)歷了長達半年多的修改,才改成冰墩墩。可以說,如果沒有最初冰糖葫蘆的創(chuàng)意作品,就沒有現(xiàn)在的冰墩墩。
說完了它的`來歷,就說說我對它的理解吧!
一開始,我認為它是冬殘奧會的吉祥物。因為我認為冰的意思是堅強;墩墩的意思是健康,是鼓勵殘疾運動員的。后來卻發(fā)現(xiàn)我烏龍了。冰的意思其實是象征著純潔、堅強,是冬奧會的特點;墩墩,其實是意喻著敦厚、健康、活潑、可愛,象征著冬奧會運動員強壯的身體、堅韌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奧林匹克精神。
其次,我發(fā)現(xiàn)它有冰雪一樣的外殼,外形特征與冬奧會的特點很相符,展示了冬奧會的特點,我認為讓它做冬奧會吉祥物的選擇真的不錯。
看,一個普普通通的名字背后居然有一個故事,是不是很神奇?其實,這種現(xiàn)象很常見呀!比如,雪容融和福娃的名字背后也都有一個故事。親愛的朋友,下次我再說給你們聽吧!
冬奧志愿者代表發(fā)言稿 4
尊敬的各位領(lǐng)導、親愛的伙伴們:
大家好!我是冬奧志愿者 XXX。今天站在這里,腦海里不斷閃過那些在冰天雪地里忙碌的身影 —— 凌晨五點的安檢口,我們呵著白氣核對證件;賽場邊的補給站,遞出的每一杯熱水都帶著掌心的溫度;深夜的閉環(huán)酒店,為晚歸的運動員指引方向時,他們眼中的笑意比燈光更亮。
作為交通樞紐的志愿者,我永遠記得開幕式那天的場景。數(shù)千名觀眾涌向賽場,零下 15 度的寒風里,我們一遍遍重復著 “請往這邊走”“注意腳下路滑”。有位白發(fā)老人緊緊攥著我的手說:“孩子,你們比這冰場還讓人心里暖和。” 那一刻,凍得發(fā)僵的手指仿佛有了溫度。其實我們做的都是小事:幫外國友人翻譯菜單,為受傷的觀眾找醫(yī)療點,在雪地里撒融雪劑防滑…… 但正是這些細碎的'溫暖,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感受到中國的熱情。
服務期間,我見過凌晨四點的朝霞鋪滿首鋼園,也聽過不同語言的 “謝謝” 在耳邊回響。有位花樣滑冰運動員把徽章別在我胸前說:“這是友誼的勛章。” 現(xiàn)在這枚徽章就別在我的書包上,它提醒我:志愿者的價值從不在聚光燈下,而在那些被需要的瞬間里閃閃發(fā)光。
冬奧會落幕了,但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 的志愿精神早已刻進心里。未來無論走到哪里,我都會帶著這份經(jīng)歷賦予的勇氣和熱忱,繼續(xù)做溫暖他人的光。謝謝大家!
冬奧志愿者代表發(fā)言稿 5
尊敬的各位來賓,親愛的志愿者伙伴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國家速滑館的志愿者 XXX。今天站在這里,眼前浮現(xiàn)的不是賽場的喧囂,而是那些藏在冰絲帶縫隙里的故事 —— 有位教練因為找不到訓練服急得滿頭大汗,我們調(diào)閱監(jiān)控幫他在混采區(qū)找回時,他豎起的大拇指;有位小觀眾弄丟了吉祥物玩偶,我們湊錢買了新的.送到他手上,孩子眼里的星星比冰面還亮。
速滑館的志愿者被稱為 “冰絲帶守護者”,我們的崗位遍布觀眾席、運動員通道、技術(shù)官員區(qū)。記得有次突發(fā)設(shè)備故障,需要緊急引導觀眾疏散。零下 20 度的天氣里,我們手挽手組成人墻,喊著口號指引方向。有位阿姨把暖寶寶塞給我說:“你們比冰還堅強。” 其實我們也會冷、會累,但每當看到賽場里五星紅旗升起,所有疲憊都變成了驕傲。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外國運動員,他訓練時腳踝受傷,我推著輪椅送他去醫(yī)務室。路上他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中國志愿者,像家人一樣。” 這句話讓我紅了眼眶。原來跨越語言的,從來不是完美的翻譯,而是真誠的善意。我們學的不僅是服務用語,更是如何用眼神、手勢傳遞溫暖。
現(xiàn)在 “冰絲帶” 的冰面已經(jīng)融化,但那些在寒風中并肩作戰(zhàn)的日夜,那些不同膚色的笑臉,永遠凍在了記憶里。志愿精神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當有人需要時,敢說 “我在這里” 的擔當。謝謝大家!
冬奧志愿者代表發(fā)言稿 6
各位領(lǐng)導、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張家口賽區(qū)的志愿者 XXX。在崇禮的雪山上,我們有個特別的名字 ——“雪絨花”。三個月的服務期里,我們像雪絨花一樣扎根在風雪里,也把芬芳留在了每個角落。
我的崗位在越野滑雪賽道的補給站。每天天不亮就要背著幾十斤重的物資爬上山,雪沒到膝蓋,每走一步都要使出全身力氣。有位運動員沖過補給點時,順手幫我拂去頭上的積雪說:“謝謝你們在風雪里等我。” 其實該說謝謝的是我們 —— 他們在賽道上挑戰(zhàn)極限,我們在賽道邊守護夢想,這本身就是種幸運。
服務期間遇到過不少突發(fā)情況。有次暴雪封路,運送物資的車無法上山。我們二十多個志愿者組成人鏈,用接力的`方式把保溫壺、能量棒傳到補給站。當?shù)谝槐瓱峥煽蛇f到運動員手上時,大家凍得發(fā)紫的臉上都露出了笑。還有位攝影記者的鏡頭被雪凍住,我們用體溫焐化冰霜,他拍下的照片里,有我們哈著白氣的笑臉。
冬奧會結(jié)束那天,我們在雪地里堆了個雪人,給它戴上志愿者徽章。有位外國友人路過時,在雪人旁放了朵真的雪絨花。他說:“這是你們的樣子,渺小卻充滿力量。”
這段經(jīng)歷教會我:志愿不是驚天動地的壯舉,而是在平凡崗位上,把每件小事做到極致的堅持。謝謝大家!
冬奧志愿者代表發(fā)言稿 7
尊敬的各位領(lǐng)導,親愛的伙伴們:
大家好!我是閉環(huán)酒店的志愿者 XXX。我們的戰(zhàn)場沒有聚光燈,卻藏著最多關(guān)于 “回家” 的故事 —— 幫剛下賽場的運動員熱飯,聽他們講比賽的緊張;陪因傷退賽的選手聊天,遞上的.紙巾帶著共同的嘆息;為凌晨歸來的教練泡杯熱茶,看他們在霧氣里舒展眉頭。
閉環(huán)內(nèi)的工作像精密的齒輪,我們負責信息核對、物資配送、心理疏導。有位花樣滑冰選手因為時差睡不著,我們每天陪她在露臺看星星,用翻譯軟件聊家鄉(xiāng)的事。她奪冠那天,特意把金牌掛在我脖子上合影,說:“這有你的一半。” 其實我們做的只是讓他們在陌生的地方,感受到家的溫度。
記得有次突發(fā)疫情管控,部分客人需要隔離。我們穿著防護服送餐、收垃圾,連續(xù) 48 小時沒合眼。有位阿姨在門口貼了張畫,上面是兩個牽手的小人,寫著 “謝謝你,守護者”。那一刻,勒出紅痕的臉頰好像不疼了。
很多人問我們:“整天待在閉環(huán)里不覺得悶嗎?” 但當看到運動員把我們寫的祝福卡片貼在床頭,聽到不同語言的 “晚安” 在走廊里回響,就知道這份付出有多值得。
冬奧會閉幕時,有位外國友人給我留了張紙條:“你們讓中國有了溫度。” 其實是這份工作讓我們懂得:溫暖從不是單向的給予,而是在彼此照亮中,成為更好的自己。謝謝大家!
冬奧志愿者代表發(fā)言稿 8
尊敬的各位來賓,親愛的志愿者戰(zhàn)友們:
大家好!我是主媒體中心的志愿者 XXX。我們的崗位被稱為 “信息樞紐”,每天要處理上百條咨詢:幫記者找發(fā)布會場地,為攝影團隊協(xié)調(diào)轉(zhuǎn)播信號,翻譯緊急的賽事快訊。雖然沒親眼見過頒獎儀式,但通過屏幕里閃爍的文字,我們比誰都清楚每份成績背后的.汗水。
記得有位外國記者因為電腦故障急得團團轉(zhuǎn),我們抱著設(shè)備跑了三個技術(shù)部門,終于在截稿前幫他傳完稿件。他激動地擁抱我們說:“你們是奇跡創(chuàng)造者!” 其實我們只是不想讓任何一個精彩瞬間因為信息滯后而被錯過。
主媒體中心的燈光永遠亮到凌晨,我們的咖啡杯換了一輪又一輪。有次寒潮來襲,暖氣臨時中斷,大家裹著毛毯核對賽程表。有位編輯姐姐把暖手寶分給我們說:“你們比暖氣還管用。” 那一刻,敲擊鍵盤的手指都有了力氣。
最難忘的是閉幕式那天,所有記者舉著相機對著我們拍。有位老記者說:“你們是幕后的英雄,該讓世界看看你們的樣子。” 其實我們更像橋梁 —— 用語言打破隔閡,用耐心消除焦慮,讓世界聽到中國的聲音,也讓中國看見世界的善意。
這段經(jīng)歷教會我:志愿精神不僅是奉獻,更是在跨文化的碰撞中,學會理解與包容。未來無論從事什么職業(yè),我都會帶著這份包容心,繼續(xù)做連接世界的橋。謝謝大家!
冬奧志愿者代表發(fā)言稿 9
尊敬的各位領(lǐng)導,親愛的伙伴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奧林匹克公園的志愿者 XXX。我們的崗位像公園里的路標,指引方向,也見證故事 —— 有位老人坐著輪椅來看比賽,我們輪流推著他看完所有場館,他說這是 “這輩子最圓的'夢”;有對情侶在雪花造型的雕塑前求婚,我們用手機幫他們拍了合照,女孩說 “謝謝你們見證我們的愛”。
公園的志愿者要熟悉每棟建筑的位置、每條小路的走向,還要會應對各種突發(fā)狀況。有次突然下起暴雪,我們緊急搭建避雪棚,把滯留的孩子抱進懷里取暖。有位媽媽哽咽著說:“你們比親人還貼心。” 其實我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在臺階上鋪防滑墊,在風口處設(shè)擋風板,把自己的圍巾摘給凍得發(fā)抖的游客。
服務期間,我收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明信片。有張上面畫著個雪人,旁邊寫著 “中國的冬天,因為你們而溫暖”。這讓我想起培訓時老師說的話:“志愿者的微笑是最好的名片。” 確實,當我們笑著說 “歡迎來到中國” 時,語言的隔閡好像就消失了。
冬奧會結(jié)束后,我回公園看過一次。曾經(jīng)忙碌的崗位空了,但那些留下的足跡還在:雪地里的防滑墊印記,欄桿上的溫馨提示牌,還有游客貼在留言板上的感謝信。這些都是我們來過的證明。
這段經(jīng)歷讓我明白: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只要心懷善意,每個人都能成為照亮他人的光。謝謝大家!
冬奧志愿者代表發(fā)言稿 10
尊敬的各位領(lǐng)導、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殘奧村的志愿者 XXX。在這片充滿勇氣的土地上,我學會的不僅是服務技巧,更是對生命的敬畏 —— 看視障運動員用手觸摸賽道地圖,聽輪椅冰壺選手講述康復的故事,他們教會我的,遠比我能給予的多。
我的崗位是協(xié)助殘奧運動員日常起居。第一次幫截肢運動員穿假肢時,我緊張得手都在抖,他卻笑著說:“別擔心,我們都是在摔倒中學會走路的。” 這句話成了我服務期間的座右銘。我們幫他們調(diào)試假肢固定帶,陪他們熟悉無障礙通道,為他們讀賽事手冊,這些看似簡單的.事,卻讓我看到了 “勇敢” 二字最動人的模樣。
有位視障滑雪運動員,每次訓練前都要我描述賽道的樣子。“左邊有棵松樹,像你張開的手臂那么粗;右邊的雪坡很緩,像棉花糖一樣軟。” 當他成功完成比賽時,緊緊握住我的手說:“謝謝你讓我‘看見’了賽道。” 其實是他讓我看見:真正的障礙從不在外界,而在心里。
服務期間,我收到過最珍貴的禮物是串手鏈,由廢棄的滑雪杖珠子做成。那位運動員說:“這代表我們一起跨過的障礙。” 現(xiàn)在這串手鏈戴在我手上,它提醒我:生命的力量不在于完美,而在于永不放棄。
殘奧會上的每個擁抱、每次擊掌,都在訴說同一個道理:我們或許不同,但我們平等、團結(jié)、相互尊重。這段經(jīng)歷會永遠提醒我,用善意對待每一個人,用勇氣面對每一次挑戰(zhàn)。謝謝大家!
【冬奧志愿者代表發(fā)言稿】相關(guān)文章:
冬奧環(huán)保志愿者贊散文09-30
冬奧會志愿者日記(通用10篇)03-19
我的冬奧會志愿者日記(精選17篇)03-19
冬奧會志愿者心得體會(精選15篇)12-26
志愿者啟動大會志愿者代表發(fā)言稿(通用19篇)07-29
志愿者代表的發(fā)言稿范文12-20
志愿者代表發(fā)言稿范文10-07
迎接冬奧對聯(lián)11-08
喜迎冬奧的對聯(lián)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