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可能生活-讀后感

    時間:2021-06-10 11:35:21 讀后感 我要投稿

    論可能生活-讀后感

      小時候,幸福是一顆甜甜的糖果。長大后,幸福是一通短短的電話,F在,幸福已變得的模糊不清,我曾想是因為我擁有的太多了,還是過去擁有的太少,只要得到一件就會容易滿足,就會感到幸福。多數人總會認為幸福就是擁有快樂,就是自身的欲望得到滿足,就是獲得利益。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中,我們卻越發的感到不幸福,甚至苦惱,痛苦。常常感嘆幸福怎么這么難,也會自我安慰的說:“邁過這個坎就會豁然開朗了,達到某個高度就擁有幸福了!边@樣的場景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斷的上演著,我們似乎總在繞著幸福跑,卻總也抓不到幸福。

    論可能生活-讀后感

      直到讀了趙汀陽的《論可能生活》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幸!,F在社會表面上看上去成功的回避了諸如幸福這樣特別困難的問題,它試圖用快樂替代幸福,認為這樣生活就萬事大吉,但現代社會中的許多快樂無助于增加幸福,與快樂相比,每一種幸福都是非消費性的,它會以純粹意義的方式被保存積累,會永遠成為一個人生活世界中抹不掉的一層意義,幸福正是生活本身的`成就,是人生中永恒性的成熟。幸福也不是欲望的滿足,欲望被滿足恰恰意味著這種滿足的意義是有限的,因為追求滿足就是期望有一個結局,而有一個結局的事情的意義必定是有限的,但只有具有無限意義的事情才是幸福的源泉,具有無限意義的事情是做不完的,所以值得一生去追求和珍愛。過分的滿足或重復的滿足令人厭煩,()而幸福卻多多益善。與利益相比,利益是為了生活,但生活并不是為了利益,幸福的事情是生活目的,利益是實現目的條件,而幸福是生活目的的實現的效果。

      幸福是存在于行動中,必須身體力行。作者認為知足常樂不可信,幸福是實實在在的,幸福的幻覺是難堅持長時間。心想事成,萬事如意也不是幸福,因為我想要的不一定是對我好的,誤導我們去相信不一定是我想要的,幸福問題必須要卷入他人問題。宗教信仰中的幸福也不是真正的幸福,因為人們只能把幸福落實在現實世界中而不能指望另一個世界。幸福的一個關鍵就在于幸福不能僅僅通過好的結果來定義,還必須由美好的行動過程來定義,否則不可能有幸福。幸福的行動應該是給予性的,自由給予使人幸福,它直接地,無代價的使生活變得更豐富,幸福是絕對的收獲。

      此外,作者認為幸福問題的根本性表現為:1.如果沒有幸福,生活中的任何一種幸福都將失去最終的價值根據,我們將不知道一切事情為了什么。2.幸福是建立公正和規范的一個必要條件。

      以上對幸福的解讀,讓我進一步明白幸福的含義,使我有明確的目標去追求幸福,不至于南轅北轍。

    【論可能生活-讀后感】相關文章:

    《論可能生活》讀后感01-19

    《論可能生活》讀后感1200字06-27

    《論可能生活》讀后感范文(通用5篇)01-26

    不可能的可能生活隨筆06-29

    論可能生活讀書筆記800字優秀作文02-17

    《論續書的不可能》閱讀答案09-04

    論生活的美文06-12

    生活論作文10-03

    論續書的不可能閱讀題答案01-2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嫩草在线视频 | 一本久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 亚洲欧洲日本无在线码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 日本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