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高中課文《馬說》教案

    高中課文《馬說》教案

    時間:2024-10-19 21:17:22

    高中課文《馬說》教案

    高中課文《馬說》教案

    高中課文《馬說》教案

      《馬說》是一篇具有寓言色彩的議論文。全文以“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為論點,從而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怨憤。請仔細品味——

      1.本文篇幅較短,反復誦讀,理解文意。

      2.學習并積累重點詞語。

      3.進一步學習和鞏固“說”這種古代文體的相關知識。

      走近作者

      一、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南陽(今河南南陽)人,祖籍昌黎,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又稱韓文公。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散文尤著名,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集在《昌黎先生集》里。

      韓愈仕途之路多不得志,痛感遇明主難,因而寫了《馬說》一文。

      二、作品信息

      本文選自《昌黎先生集》里的《雜說》,《雜說》共四篇,題目是后人加的。

      融入文本

      一、整體解讀

      開門見山提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見解。

      強調了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

      著重描寫了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運用“安求其能千里也”的反問句,譴責了那些昏庸的“食馬者”由于無知而埋沒千里馬的罪過。這也充分體現了作者對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不重視人才的極大憤慨。

      揭露了“食馬者”的愚蠢無知。對執策者的“不知馬”進行了辛辣的諷刺。

      二、問題研討

      1.仔細閱讀本文之后,你認為作者的看法全是對的嗎?有沒有不足之處?請加以說明。

      作者的看法并不是都對,它有一定的階級局限性,如“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就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社會底層百姓的歧視。從文章的內容來看,作者還是把認識和提拔人才的希望寄托在封建統治者的身上。

      2.本文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斥責那些不識馬的人,暗含有第一段“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論斷。

      3.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本文托物寓意,諷刺了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不重人才、摧殘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達了作者痛感“伯樂不常有”、“懷才不遇”的強烈憤慨。

      三、名句鑒賞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作者運用托物寓意的寫法,表達了對人君不能識別人才,埋沒人才現實的痛惜,強調了伯樂的重要性,同時流露出自己懷才不遇的境遇。

      四、靚點點擊

      1.寓深刻思想于具體形象之中,通篇沒有一句直接提到人才,但我們能夠從流暢、精練的語言中體味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文章的邏輯性強,內涵深刻豐富。

      2.排比反復句式的運用,使語言酣暢,增強了文章的氣勢,使文章跌宕有力。

      五、文言知識

      1.通假字

      ①才美不外見。(“見”通“現”,顯露,表現。)

      ②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飼”,喂養。)

      ③其真無馬邪?(“邪”通“耶”,呢,嗎。)

    【高中課文《馬說》教案】相關文章:

    《馬說》韓愈賞析06-29

    馬說的教學體會及反思03-07

    《馬說》優秀教案與板書設計(通用10篇)05-10

    課文燈的教案(精選15篇)10-17

    課文《通分》的優秀教案(精選10篇)04-10

    《品質》課文教案(精選10篇)09-26

    課文泊船瓜洲的教案設計01-29

    課文荷塘月色教案(通用12篇)10-12

    打擊樂說課教案02-27

    《說“木葉”》教案設計(精選10篇)04-21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视频 | 中文字幕无线在线视频观看 |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自 | 一级a一级a国产爰片免费免免 | 亚洲再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精品 | 婷婷中文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