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口能言之,身能行之》教學設計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教學設計

    時間:2024-09-29 19:17:44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教學設計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教學設計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荀子,理解課文,懂得“言”和“行”的關系,明白文章所說道理。

      2.學習文章“分類—分析—歸納”的說理方法,感受并學習先賢智慧。

      【教學重難點】

      以幫助學生真正理解文章為難點。

      以言語的學習和文化認同為重點。

      【教學方法 】

      以課文為基礎,拓展教學內容,觸動思維,加深理解。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營造氛圍,進入新課學習

      交流所查資料,了解作者

      二、讀懂課文

      1.自讀質疑,初解文意(讀)

      學生自讀、自疑,疏通文字。

      2.反復誦讀,感受語言(知)

      教師范讀,學生初步體會課文語言。

      學生齊讀,讀準字句與停頓。

      師生交流,指導學生朗讀。

      3.探究領悟,加深理解(解)

      師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文章寫了什么意思?作者想表達什么看法?究竟要說什么?

      師生平等交流,引導對字句的理解翻譯并疏通文脈。

      指導閱讀方法:了解相關背景、讀懂字面意思、把握文章內涵(情感、思想或思維方式)4.熟讀成誦,當堂背誦(記)

      三、思維拓展

      搭設平臺,引起思維挑戰——引入課外材料,引導語言與思維訓練

      材料:李開復與陳章良關于人才標準的爭論。

      設問:假如荀子在場,你認為他會支持誰的觀點?為什么?

      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言行的問題實際上是德才的問題,是辨才識人的智慧。

      四、能力訓練

      教師引語:按照課文這樣“分類—分析—歸納”的方法,試著對“德”和“才”進行人才分類。

      學生語言訓練與交流。

      引入課外語言材料,語言延伸訓練。

      材料:司馬光“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 即:德才兼備稱之為圣人;無德無才稱之為愚人;德勝過才稱之為君子;才勝過德稱之為小人。

      這是思維的方法,更是認識世界的一種大智慧。這種說理方法運用十分廣泛,比如余光中的文章《朋友四型》。推薦閱讀《朋友四型》。

      五、課堂收束

      小結:辨才識人,人生智慧。

      師生一起背誦課文,在瑯瑯書聲中結束教學。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讓友誼之樹常青》的教學設計10-09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范文(通用6篇)08-22

    草蟲的村落之教案設計03-20

    數學教學之方程教學反思03-20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送魏萬之京》教案設計08-10

    新的課程改革之教學反思03-20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中文Av高清中文Av | 香蕉对碰碰97级久久久 | 五月天Av在线 |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大片 | 飘花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 一级风流片A级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