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統籌方法》教案

    《統籌方法》教案

    時間:2024-12-09 18:29:33

    精選《統籌方法》教案7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精選《統籌方法》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統籌方法》教案7篇

      《統籌方法》教案 1

      教學目的:

      1、了解統籌方法的簡單原理,認識統籌方法在現實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2、學習本文下定義、舉例子、畫圖表的說明方法的使用。

      3、培養學生實際運用統籌方法的初步能力。

      教學設想:

      1、教學本文重點在第2—15段,難點則是將統籌方法用于社會實踐中去。應引導學生多設例,并將這些例子繪制成圖表示意,掌握畫圖表這一說明方法的特點和作用。

      2、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

      教學設想:

      由生活中的一個例子入手,講解生活中其實很需要科學合理的運用時間的好辦法,引出統籌方法這一概念,再介紹作者華羅庚,了解作者;了解什么叫統籌方法,想想作者是怎樣來說明統籌方法的應用和應用價值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勞動中,或是工業、農業以及各行各業工作過程中,無一不想節省時間、提高效益。如何才能少費時、少費事、多干活、干好活呢?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寫的《統籌方法》就是專門解決這一問題的,我們認真研究,肯定會大有裨益。

      二、介紹作者華羅庚。

      華羅庚,我國現代著名的數學家。他在數學理論的研究上有卓越的貢獻,在國際上也有一定影響。生前曾擔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為了使數學更好地為祖國的工農業生產建設服務,他致力于研究并推廣數學在實際中的應用,使小、數學在工農業生產實踐中發揮巨大威力。他重視實用數學的普及工作,為了使文化水平不高的廣大生產者了解有關數學原理,并懂得其原理在生產中是怎樣運用的,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寫下了《統籌方法平話》、《統籌方法平話及補充》《優選法平話》等科普讀物。以為外國數學家曾感嘆說:“我們從來沒有見過一位數學家和群眾有這樣的關系。”這說明了華羅庚致力于科學普及工作的突出成就。

      三、理解什么是統籌方法。

      1、課題為“統籌方法”,講的是一種方法,因此它是一篇事理說明文。那么,什么是統籌方法呢?請大家找出課文中嚴謹、科學地說明這一概念的語句。(理解“下定義”的說明方法的特點及作用)

      學生思考,很容易地找到第一段的第一句話: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

      2、這句話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學生能知道這是下定義的說明方法。

      教師講析“下定義”的特點:定義=內涵+外延。在這兒,安排工作進程是統籌方法的內涵,本質屬性,數學方法是精確地計算(時間或路程)的方法,并非其他方法,這是它的所屬,是外延,兩者合在一起準確而簡明地指出統籌方法的性質特點。

      3、作者為什么開篇即用下定義的方法說明“統籌方法”?

      學生能想到:這是使讀者對這種數學方法的性質和內涵有所了解,以便于下文具體說明。

      4、第一段還講了什么內容?

      明確:統籌方法的應用范圍,正因為運用范圍廣泛,所以才有研究、介紹、普及的必要。

      四、理解作者是怎樣通俗、生動地把這一數學方法介紹得清楚、明白的。

      “統籌方法”既然如此有用,那“如何應用呢”?這是讀者最關心的問題,最能引起興趣,因此作者在第二段用一個“設問句”開頭,在結構上起到了承前啟后的過渡作用。(可以由老師步步設問,學生跟著回應,啟發學生的思考。)

      1、問:那么,作者是怎樣說明統籌方法的應用的呢?

      請學生通讀全文,思考回答:

      舉例子:“泡茶”。舉出實有的例子,用以證明自己要講的道理或事實。或假設例子,但這種設例很有廣泛性和代表性,也可以用來證明自己要講的道理。

      2、(1)問:燒水泡茶這件事有幾道工序?有幾種辦法?哪種辦法最省時?為什么?(鼓勵學生想出更多種來)

      學生能找到:

      (2)例舉“泡茶”的例子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泡茶是常見的生活現象,以此為例通俗易懂;而且使讀者了解合理安排工序的`重要性,揭示“統籌方法”的實質:科學合理安排工作進程。并加以引申,引到生產管理方面,說明運用統籌方法的意義。

      (3)哪些詞能表明作者對辦法甲、辦法乙、辦法丙的肯定或否定態度?

      如:“等”水開了的“等”、(從容不迫、順理成章的意思,體現辦法甲的合理性);

      “坐待”(坐以等待,有白白浪費時間之意,不合理)、

      “急急忙忙”(體現工序安排得不合理)

      3、作者一例多用,在第一次舉“燒水泡茶”為例時,已經將統籌方法原理應用到生產管理方面了,但這還不夠,于是又采用“拓展深入”的手法,由“抓燒開水這個環節”引出在近代工業管理中要抓住主要環節、主要矛盾。

      (1)第二次舉“泡茶”為例,要說明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說明要運用統籌方法的關鍵是抓主要環節,這樣才能縮短工時,提高工作效率。

      教師講述:再用俗語、文言詞語、成語,深入淺出地說明近代工業生產中運用統籌方法的重要性。如“廢話”、“卑之無甚高論”、“吃飯要一口一口吃”、“臨事而迷”、“錯綜復雜”、“千頭萬緒”、“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等。

      (2)第三次舉“泡茶”為例,起到什么作用?

      學生總結:告訴人們次要環節可以合并。

      4、統籌方法這一原理是否只能用在工業上呢?

      要求學生舉例說明其應用廣泛。

      5、本文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削減?為什么?

      明確:這是本文的結束語,意在說明: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更有利于統籌方法的廣泛運用,因此不能刪減。(聯系《中國石拱橋》一課的結尾,考慮到文章的寫作時代背景)

      五、整理出全文的結構思路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學會統籌方法的應用及畫圖表的說明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課文中配了三幅圖表,一、二幅都有文字說明,第三幅卻沒有文字說明,誰能看著這幾幅圖表用自己的話說明它們表達的意思?

      抽查,結合學生回答歸納:

      這三個箭頭示意圖又稱“統籌圖”。第一個箭頭圖,在調查的基礎上標出完成一項工程或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各工序之間的關系,初步說明了統籌方法的原理及其運用。第二個箭頭圖,通過簡化把各項有直接關系的工序聯系起來,找出主要矛盾。這對復雜的工程尤其重要,便于合理地調配工序,減少窩工,從而保質保量高效率地按時完成任務。第三個箭頭圖,進一步簡化,概括為數學公式,應用性更廣。

      在復雜的工序中,難以一一用文字表述,改用數目字,簡單明了,有利于指揮施工。總之,以圖表輔助說明,具有只管形象清楚醒目的特點,這種說明方法效果很好。

      練習:讓學生用文字簡潔地表述圖表的內容。

      二、將統籌方法用于實踐。

      找一些題目,讓學生自行科學合理地安排其最簡便省時的順序,用統籌圖表表示。

      練習:

      1、李林每天下午放學后5點10分到家,他要做這幾件事:

      (1)做作業(30分鐘)、

      (2)燒飯(40分鐘)、

      (3)(3)打掃院子(8分鐘)、

      (4)(4)洗碗(2分鐘)、

      (5)(5)整理桌凳(2分鐘),

      他必須趕上父母親6點10分下班回來吃飯。

      2、王虹從早上起床到上學前這段時間為25分鐘,他要做以下幾件事:疊被(2分鐘)、洗臉(3分鐘)、刷牙(2分鐘)、刷鍋(1分鐘)、煮雞蛋(10分鐘)、吃早點(10分鐘)。根據以上內容,為王虹畫一幅箭頭圖(統籌圖)。

      3、某同學放學回家要做以下的事:燒飯(30分鐘)、做作業(15分鐘)、整理房間(5分鐘)、掃院子(5分鐘)、看晚報(10分鐘)、洗菜(10分鐘)、炒菜(10分鐘)。請用統籌方法進行恰當的安排,并設計一張圖表。

      《統籌方法》教案 2

      教學目標:

      1、 了解制圖表對說明的作用。

      2、 試著舉出生活中運用統籌方法的事例。

      3、 學習合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教學重點:

      了解各種說明方法,學習合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教學難點:

      了解制圖對說明的作用。

      教學準備:

      收集華羅庚資料,課外閱讀《統籌方法平話及補充》、《優選法平話及補充》。

      教學過程:

      一、探究揭題

      1情景設計:想泡壺茶喝,當時的情況是開水沒有,水壺要洗,火已升了,茶葉也有了。該怎樣合理安排才能盡快喝到茶?

      2小結:做事要合理安排工作程序,提高效率,這種方法就叫統籌方法。

      板書課題

      1小組探究合理的安排方法。

      2小組交流各自設計的安排方法,比一比誰的設計最省時省力。為什么?

      通過設計情景,學生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得出一個比較合理的方法,從而領會“統籌”的含義,初步體會到合理的統籌安排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二、聯系生活,運用統籌方法

      1、華羅庚是怎樣來說明泡茶的最佳程序的呢?

      2、小結:運用圖表可以更清楚地說明事物。

      3、泡茶喝只是作者例舉的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例。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統籌方法可普遍運用。

      4、巡視指導。

      5、剛才我們解決的是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事情,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統籌方法有何實際意義?

      1)閱讀圖表,思考圖表的`作用。

      2)小組合作,試 以生活中簡單的事情為例運用統籌方法解決,并用圖表法說明。

      3)小組上臺交流。

      4)交流體會統籌方法能縮短工時,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實際意義。

      通過實際運用,使學生體會到統籌方法具有實際意義,也學會運用圖表說明事物。

      三、拓展閱讀,實際運用

      推薦閱讀《華羅庚傳》、《華羅庚科普著作選集》。

      1、課外閱讀。

      2、運用統籌方法,為自己回家后的兩個小時的生活設計一個程序,對比設計前后的生活安排,說說其中差異。

      使學生學會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精神。

      學會運用

      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也是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它是人類文化的載體,也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語文課程的本質特征。”本課講述的是一個枯燥的科學方法——統籌方法,但由于作者例舉了生活中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泡茶,所以使文章顯得淺顯易懂。因而把更多的時間化在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如何運用統籌方法來提高做事效率,請學生安排放學后的一段時間,安排做家務的程序,通過對比、實踐,使學生真正領會統籌方法的意義所在,并在生活中能合理運用統籌方法提高效率。這也許是老教材所不具備的。

      《統籌方法》教案 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設例子、配圖表的說明方法

      2、通過朗讀、感悟,體會本文通俗活潑的語言

      3、了解統籌方法的簡單原理,在學習生活中,合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說明:

      本文是數學家華羅庚的一篇科普說明文,主要是向讀者介紹統籌方法的科學原理及其運用方法。本文講述的科學方法雖然知識性、科學性都很強,但是由于作者列舉了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燒水泡茶加以說明,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有趣。讓學生在朗讀通俗活潑的語言中學習說明文的說明方法:設例子、配圖表。另外,在學生學習了統籌方法的基本原理后,運用到學習生活中,必將學會更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導入課文

      激發興趣

      以“春季校運會班級學生報名參加比賽,因沒有合理安排,而丟失了比賽的機會”事例導入。

      傾聽、思考、初步交流。

      以較貼近學生生活的事例引入課文,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初步的交流,會產生矛盾的沖突,意見的紛呈,有利于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文的學習。

      學習課文

      掌握原理

      提出要求:

      自讀課文,什么是統籌方法?作者運用了怎樣的說明方法?

      散讀課文,圈劃課文主要內容。“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

      明確:使用了“下定義”的說明方法。

      培養學生讀書必須動筆墨的好習慣。

      深入學習

      懂得方法

      作者是怎樣給我們介紹這種方法呢?

      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可抓住一些“路標”;

      講解“舉例子”和“設例子”的區別;

      講清:抓住主要環節,合并次要環節

      1、抓住文中的關鍵句,給課文分段分層:“如何應用呢”——承上啟下;“當然,這種方法……”——承上小結。

      2、明確本文的說明方法:設例子、配圖表;并明確:“設”,是設計出來的例子;“舉”是列出事實存在的例子。

      3、學習“燒水泡茶”例子

      各組派代表到黑板上畫圖表,并借說自己所畫的含義。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應逐步教會學生自己閱讀的習慣,學會最基本的閱讀方法,學會概括內容。

      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可以將此環節的教學更為形象化具體化。讓學生具體明確各環節之間的關系,明確其中的關鍵的'環節。

      通過文本的閱讀,轉化為自己動手實踐的能力,并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朗讀課文

      品味語言

      范讀課文11節,并說明科普作品是讓廣大人民群眾閱讀,語言須通俗活潑。

      體會并舉例說明通俗活潑的語言特點。

      口語:走路要用兩條腿走,吃飯要一口一口吃(通俗)

      成語、文言詞匯:錯綜復雜、“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卑之無甚高(活潑)

      教師的范讀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就將感受說明文語言通俗活潑的特點。再指導學生歸納小結,就將更容易掌握了。

      拓展練習

      學會應用

      提出生活中的現象,運用統籌方法懂得在生活中運用科學:張洪每天早上起床后,需要花費:淘米一分鐘,燒早飯八分鐘,漱口一分鐘,洗臉一分鐘,整理被子一分鐘,早鍛煉四分鐘,然后吃早飯上學去。

      用統籌方法原理,合理安排順序,設計出方案,并用圖表法將七件事的合理順序表示出來:

      淘米1燒早飯 8

      整理被子1

      漱口 1

      洗臉 1

      早鍛煉 4

      吃早飯、上學

      學生運用剛學的統籌方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既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又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將自己所畫好的圖表講述出來,口頭表達能力有得以訓練。

      思路點撥

      以課文中所設的例子為突破口,提出要完成燒水泡茶這件事該如何安排?在同學們意見分歧的情況下,先不急于回答,而是適時地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學習,再來對照自己原先的設計,找出差距,孰優孰劣,說明理由。

      練習舉隅

      1、詞語積累:錯綜復雜 通力合作 臨事而迷 不無裨益

      2、請將下面的設例繪成統籌圖表:李強每天下午放學后5點10分到家,他要做這幾件事:①做作業(30分鐘)②燒飯(40分鐘)③疊衣服(8分鐘)④洗碗(2分鐘)⑤整理書桌(2分鐘)他必須趕上父母親6點10分下班回來吃飯。

      3、結合日常生活、學習的實際,自己設例并繪出統籌圖表。

      《統籌方法》教案 4

      【學習目標】

      1.學習合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的效率。

      2.了解舉例子、制圖表在說明中的作用。

      3.用科學的眼光審視生活,培養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課文提示】

      1.華羅庚,是我國的數學家。

      2.本文是一篇科普說明文。

      【正音正字】

      裨bì

      【詞語積累】

      錯綜復雜千頭萬緒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急急忙忙小題大做不無裨益通力合作

      【課文結構】

      第一部分(第1段),運用下定義說明方法介紹什么是統籌方法,總領全文。

      第二部分(第2—14段),介紹統籌方法的原理及應用。這部分由兩層構成。

      第一層(第2—8段),寫統籌原理運應用到生產管理方面。

      第二層(第9—14段),由“抓燒開水這個環節”引出在近代工業管理中要抓住主要環節、主要矛盾,統籌方法在近代工業管理中的應用。

      第三部分(第15、16段),說明統籌方法在其他領域的運用。

      【課文分析】

      本文主要是向讀者介紹統籌方法的科學原理及其運用方法。

      本文講述的科學方法雖然知識性、科學性都很強,但是由于作者列舉了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泡茶加以說明,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有趣,文章顯得通俗易懂。

      【思維訓練】

      1.統籌方法是什么方法?在應用時,它的主要點是什么?

      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它的主要點是把工序安排好。

      2.從全文看,運用統籌方法的好處是什么?

      運用統籌方法的好處是:縮短工時,提高工作效率。

      3.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舉例說明。

      本文主要運用了下定義、舉例子、列數字、制圖表等說明方法。

      4.列數字、制圖表有什么作用?

      在復雜的工序中,難以用文字一一表述清楚。改用數字和圖表說明,就變得簡單明了,具有直觀形象、清楚醒目的特點。

      5.舉例說明,你自己是怎樣合理安排,提高效率的?

      《統籌方法》教案 5

      教學目標

      1、了解通俗活潑的語言;

      2、學習設例子,配圖表等說明方法;

      3、學會運用統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了解統籌方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設例子、配圖表的說明方法以及通俗活潑的語言。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1課時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掌握字詞及文章結構;

      2、了解統籌方法的定義,初步感知設例子、配圖表等說明方法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板書課題

      由日常生活時間安排導入,如:每天早上起床后,你需要做些什么事?你是如何安排這些事的?

      二、結合課后注釋,簡介作者

      華羅庚(1910-1985)中國現代數學家,是新中國數學研究事業的創始人,也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的數學家之一。華羅庚被譽為人民的數學家,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1958年華羅庚開始研究把優選法和統籌學應用于工農業生產。他全心全意投入到數學普及工作中去,義無反顧地干了近20年,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從大興安嶺到珠江兩岸,從東海之濱到天山南北到處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曾到過二十多個工礦企業深入生產第一線傳授科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優選法和統籌學的推廣與傳播十幾年來從一個車間、一個村莊迅速傳遍了全中國。19xx年寫出《統籌方法平話》和《統籌方法平話及其補充》。1967年著有《優選法》和《優選法平話》。

      《統籌方法平話》和《優選法平話》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形象生動的方法使得婦孺都能明白、掌握應用,取得了增加生產、提高質量、降低消耗的效果。華羅庚被譽為“人民的數學家”。

      三、檢查預習

      注音并解詞

      統籌(chóu):統一籌劃。

      就緒:事情安排妥當。

      引子:比喻引起正文的話或啟發別人發言的話。

      淤塞(sè):水道被沉積的.泥沙堵塞。

      勘(kān)察:進行實地地調查或查看。

      樞(shū)紐:事物的重要關鍵;事物相互聯系的中心環節。

      扼(è)制:抑制,控制。

      絕唱:指詩文創作達到最高境界,這里指最好的水利工程。

      權衡:衡量,考慮。

      四、解題及理清課文結構

      說明什么是統籌方法及其范圍。

      1、(2-15)設置燒水泡茶的事例,并配以圖表,具體說明統籌方法的應用特點。

      2、(16)指出統籌方法應用的廣闊前景。

      五、學生自學課文

      1、劃出統籌方法的定義,思考統籌方法的本質屬性是什么,在應用上有什么特點。

      2、甲乙丙三種方法是按什么次序排列的?哪一種最省時,為什么?

      3、你能理解設例子和舉例子的區別嗎?(P48)

      4、三幅圖表之間有什么不同?

      生讀課文,小組討論解決問題。教師邊巡視邊點撥引導。

      六、師生討論明確

      1、下定義:

      統籌方法的性質:數學方法。

      特點:安排工作進程。

      實用價值:應用極為廣泛。

      2、合理——不合理的順序。

      第一次設例,表明安排好工序的好處在于節省時間,提高了效率。

      第二次再次設例分析并將幾個工序之間的關系歸結為箭頭圖,據圖解說,進一步指出要縮短工時,提高工作效率,要抓主要環節(怎樣應用)安排好工序的必要性。

      第三次,舉泡茶為例進行分析,說明次要環節可以合并。

      說明統籌方法應用時,可以合并次要環節。

      3、(P48)

      4、繁→簡,具體→抽象

      七、課堂小結

      《統籌方法平話》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形象生動的方法使得婦孺都能明白、掌握應用,取得了增加生產、提高質量、降低消耗的效果。

      八、練習

      完成教材P49第3題

      九、板書

      統籌方法

      華羅庚

      (1)統籌方法

      燒水泡茶:甲→乙→丙

      (2-15)具體說明:合理→不合理

      箭頭圖:繁→簡

      (16)前景

      第2課時

      一、檢查預習

      二、出示目標

      1、進一步學習設例子、配圖表等說明方法的應用;

      2、領會語言通俗活潑的特點。

      三、自學課文

      1、學生板演:畫出三幅箭頭圖。

      讓學生結合圖表講述統籌方法的性質、特點及其原理。

      2、精讀課文16節。

      統籌方法原理中要求“統籌”,我們的制度為此提供了前提條件。

      3、結尾的作用。

      點明了統籌方法在我國得到更加廣泛應用的廣闊前景。

      四、全文小結

      1、本文在說明統籌方法的概念之后,設置燒水泡茶的例子,由現象到本質的說明了統籌方法的基本原理、應用方法及應用價值。

      2、運用設例子、配圖表、下定義等說明方法。

      3、學生事速讀課文,體會語言通俗活潑的特點。

      五、練習

      1、日常生活舉例

      2、填空:

      統籌方法是一種_____數學方法,應用統籌方法的目的是____,關鍵是____。

      《統籌方法》教案 6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舉例子、列圖表的說明方法,了解統籌方法的簡單原理

      2、初步學會運用統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學習舉例子、列圖表的說明方法,了解統籌方法的簡單原理

      教學難點:

      初步學會運用統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說明:

      本文是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撰寫的一篇科普說明文,主要是向讀者介紹統籌方法的科學原理及其運用方法。本文講述的科學方法雖然知識性、科學性都很強,但是由于作者列舉了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燒水泡茶加以說明,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有趣。讓學生在朗讀通俗活潑的語言中學習說明文的說明方法:舉例子、列圖表。另外,在學生學習了統籌方法的基本原理后,運用到學習生活中,能夠更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有誰知道“田忌賽馬”的故事? (學生敘述小故事。)

      總結:古人的這種智慧現代可以成為“統籌方法”

      2、簡單介紹作者華羅庚。(注意“庚”字的書寫)

      二、初讀感知

      1、默讀課文,并圈畫文章的路標詞。

      2、提問:文章的說明對象是什么? (即課題:統籌方法)

      總結:說明文的說明對象經常就是文章的標題。

      三、研讀課文

      1、讀完課文,有誰能告訴大家什么是“統籌方法”?(請用原文回答) 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課文第一自然段)

      2、作者是用什么說明方法解釋“統籌方法的”? (舉例子)

      追問:舉了什么例子? (泡茶)

      3、“泡茶”的例子作者用了幾次?分別對每一次的例子進行分析,要求找出每個例子的結束語。 泡茶①:“這是小事” 泡茶②:“卑之無甚高論” 泡茶③:“這是‘小題大做’”

      4、第15自然段的“其他方面”你認為還有哪些?

      5、本文主要采用的說明方法除了舉例子還有什么?它們各自有什么作用? 舉例子:化抽象為具體 列圖表:直觀、簡潔

      四、拓展延伸

      要想讓“統籌方法”發揮其作用,最重要的是要將它運用于實踐中。

      動腦筋:有三張餅,每張餅的一面烤熟需要一分鐘,那么烤熟一張餅所需時間即為兩分鐘,現在有兩個烤爐,請問最快幾分鐘,能把三張餅全烤熟? 請將其過程進行合理設計,列出圖標,并輔助說明文字。

      五、布置作業

      1、自我總結舉例子、列圖表等說明方法的作用,歸納到筆記本中。

      2、運用所學的“統籌方法”幫助爸爸媽媽解決一個實際問題,并記錄下來,全班交流。

      《統籌方法》教案 7

      教學目的:

      1、了解本文是一篇說明事理的說明文,必須把事理說得具體、形象。

      2、了解統疇方法在生產中的價值及其意義。

      教學方法:

      通過預習,劃分段落,初步懂得“統疇方法”的應用,通過實例繪制圖表,掌握統疇方法的運用。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步驟:

      訂正字詞:

      文學常識:華羅庚,著名數學家,我國最早把數學理論研究和生產實踐緊密結合的數學家,他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優選法”、“統籌法”,并大力推廣。

      解題:

      《統籌方法》和《死海不死》一樣,通過標題概括了文章的內容,提供了文章的線索,但《統籌方法》不同于上篇文章的是以一個科學術語的含義及其應用來安排文章的內容和結構。

      閱讀課文,劃分段落(見書)

      (一)說明什么是統籌方法及其實用范圍。

      (二)說明統疇方法的應用及其價值

      (三)說明統疇方法需要通力合作,在社會主義制度下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分析課文

      第一部分,第1句是什么句子?兩個重點詞語是什么?

      (判斷句,“安排工作”和“數學方法)

      判斷句,這是用下定義的方法說明什么是統籌方法,為什么要給它下個定義呢?就因為它是個科學術語,不下定義,不用簡明語言揭示它,我們就不明白,下定義是說明文中很重要的一個說明方法。

      第二部分

      ①2節前句是何句式?

      (白問白答的設問句)即抓住“應用”提示下面的說明內容,扣住上文“安排工作進程”這個特點,那么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承上啟下)

      ②下面文章三次以泡茶為例加以說明,這是什么說明方法?是圍繞什么問題展開的?

      (舉例)以生活中的`實例加以說明,使人們對一個陌生的、深奧的科學術語容易理解,感到親切。

      (圍繞統籌方法“如何應用”這個問題展開的)

      ③三次舉例有何不同?

      (側重點不同)

      一、說明合理安排工作程序的重要性。

      二、要縮短工時,提高工效,必須抓主要環節。

      三、次要環節可以合并。

      課文三次以“泡荼”為例都是圍繞“如何應用”統籌方法來展開的,那么統籌方法的應用價值是什么?文章在舉例之后,明確說明“這里講的主要是有關時間方面的問題,”因此,本文只是突出了它的一個特點: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④總結三次舉例中的說明方法

      (一)舉例、比較,畫圖表

      (二)舉例、畫圖表

      (三)舉例、畫圖表

      第三部分(略)

      小結:說明方法

      1、下定義(注意與作詮釋的區別)

      2、畫圖表

      [例]①洗鍋(1分) ②燒開水(15分) ③煮面(5分)

      ④洗碗筷(1分) ⑤配湯料(3分 ) ⑥拿面條(1分)

      ⑦盛面條(4分)

      語法·句子的主干

      (一)句子主干的定義

      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語、狀語、補語(即“枝葉成分”)逐層壓縮掉之后剩下的部分。

      (二)句子主干組成

      一般是由主語或主語中心語,謂語或謂語中心語和賓語或賓語中心語組成的。

      [例]“統籌方法”(見書)

      (三)抓住句子主干的意義

      遇到結構較復雜的句子,有助于弄清句子的基本結構,準確理解它所表達的意思,而且有助于檢查句子的結構和句子成分的搭配有無毛病。

      [例]“今天的青年擔負著在下個世紀把我國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見書)

      (四)注意問題

      有否定詞語(“不”“沒”“沒有”等)要把否定詞放在主干中,以免主干和原句意相反。

    【《統籌方法》教案】相關文章:

    《統籌方法》精品教案09-23

    《系統思想與統籌方法》教案09-17

    統籌方法的教案設計08-23

    門診統籌工作自查總結08-14

    建設城鄉統籌綜合示范鎮總結07-08

    區統籌城鄉發展調研報告范文10-17

    教案制作方法10-09

    教案備課方法總結07-01

    教案書寫要求及方法09-18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原创AV巨作无遮挡国产 | 五月婷日韩中文字幕中文字幕 | 亚洲免费天堂网站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在线 |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少妇 | 一级似看大片中文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