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她是我的朋友》導學案設計與總結

    《她是我的朋友》導學案設計與總結

    時間:2024-10-22 09:42:29

    《她是我的朋友》導學案設計與總結

    《她是我的朋友》導學案設計與總結

    《她是我的朋友》導學案設計與總結

      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教科書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鼓勵學生求異、求新,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努力尋求獨特的認識、感受、方法和體驗,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從而體現出學生的首創精神。這是新的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環節一:創設問題情境,置學生于問題中

      師:同學們,你是怎么對待朋友的?

      生1:相互信任。

      生2:真誠友愛。

      生3:相互照顧。

      ……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如何對待朋友的文章《她是我的朋友》,相信學了這篇文章,你會對朋友有更深的理解的。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1:她是誰的朋友?

      生2:她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生3:課題為什么叫《她是我的朋友》?

      ……

      師:大家很善于提問題,下面讓我們帶著各自的問題自由讀課文。老師有個要求,讀書的時候要做到三個“不”:不漏、不添、不錯,能做到嗎?

      (生自由讀書、指名讀課文)

      師:讀得真是不錯!剛才提出的問題都讀懂了嗎?

      生1:她是阮恒的朋友。

      生2:阮恒為小姑娘輸血的故事。

      生3:阮恒為寧愿犧牲自己,也要救朋友。

      ……

      師:古人說得好:“讀書貴在有疑”,通過剛才的讀書,你又發現什么新問題了嗎?

      生1:我想弄清阮恒為什么要給小姑娘輸血?

      生2:我想了解阮恒是怎樣為小姑娘輸血的?

      生3:我關注的是事情的結果怎么樣?

      ……

      師:同學們提的這些問題很有價值,下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再次走進課文,邊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有了想法可以和你周圍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學生讀書)

      本環節的設計,完全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自行提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愿望,從而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

      環節二:注重過程,注重體驗

      師:剛才大家讀得很認真。誰來說說小姑娘為什么需要輸血?

      生:因為小姑娘在戰爭中流血過多。

      師: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即搶救,就會因為流血過多而死去。看來當時的情況非常緊急。課文中哪個詞最能說明這一點?

      學生異口同聲:迫在眉睫。

      師:是呀!如果不馬上輸血,小姑娘就一定會死去,這種緊急情況就是“迫在眉睫”。同學們,在這種情況下,當醫生問誰愿意獻血時,阮恒是怎樣做的呢?

      生:“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課件出示文字)

      師:誰再來讀?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什么?

      生1:我體會到阮恒心里很害怕。

      生2:我體會到阮恒心里很猶豫,但最終還是勇敢地舉起了手。

      生3:這一句話寫出了阮恒的矛盾心理,他害怕獻血,所以舉手時是顫抖的,在害怕中又快速地放下手,隨后再舉時態度是堅決的,手不再顫抖了。

      師:你是怎么體會到的呢?

      生:我是從“舉――放――舉”體會到的。

      師:是呀!正是這一舉、一放、又一舉,讓我們仿佛看到了阮恒害怕、猶豫,卻又不乏勇敢。那么誰能通過讀來表現出來呢?

      (生讀)

      師:在輸血的過程中,阮恒又有哪些表現呢?誰來讀一讀有關的段落和句子?

      生1:(出示文字)

      生2:(出示文字)

      師:請同學們再用心讀讀這兩段文字,看看阮恒在輸血的過程中都有哪些不同的表現?

      生1:他的哭在變化。

      生2:他的表情在變化。

      師:從中你能體會出什么?

      生:我體會到阮恒心里很害怕。

      師:其他同學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也體會出他的心里害怕。

      師:是呀!能不害怕嗎?他畢竟和我們一樣,也是個孩子呀。既然他這么害怕,為什么還要極力掩飾自己的痛苦呢?

      生1:因為他怕自己獻了血,自己就會死去。

      生2:因為他怕讓醫生看到自己很痛苦,不讓他給小姑娘輸血了。

      ……

      師:(出示當時的畫面)大家看,這就是當時的情況。多么堅強的孩子,誰能通過讀表現出來?(生讀、師讀)

      師:阮恒自己認為救朋友就會付出生命的代價,但他還這樣義無反顧地這樣做了,當有人問他為什么愿意這樣做時,他是怎樣回答的?

      生齊:“她是我的朋友”。

      本環節教師沒有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縛或代替學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維模式去規范和限制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是過早的去追求統一的認識、統一的結論,允許不同的認識和認識的不同水平的存在。

      環節三:關注人文,關注情感

      師:是啊!阮恒的一句話回答了上文的所有問題,因為是朋友他才毅然舉起了手;因為是朋友他才竭力抑制心里難過;為他人甘愿犧牲自己,也因為她是朋友,由此可見朋友二字的份量。同學們,你從“她是我的朋友”這句話中想到了什么?用一兩句話寫下來。(放背景音樂)

      生1:以前我從不愿交朋友,以為只要自己學習好,有沒有朋友都可以。現在我明白了,危難時朋友是可以為你撐起一片藍天的人。

      生2:我的朋友很多,有時吵,有時好。今后我要珍惜友情,與朋友友好相處。

      生3:朋友就是一面鏡子。

      ……

      上述的一系列活動,是在老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的積極有效參與為主線,在學生結合自己的知識、經驗、觀點的過程中,學習文章的內容,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了人生有益啟示,情感態度、價值觀,也得到了升華。

      師:同學們說得太好了。讓我們珍惜友情,廣交天下朋友吧!

      【總評】

      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語文教學,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覺、體驗和理解。

      一、題空間把學生領進精彩的問

      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習方式特別強調問題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性。本課教學,從課題質疑,然后在淺層次的解決中,再次質疑,從而激發了學生勇于探索的欲望。

      二、創設平等氛圍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是平等的,教師尊重學生獨特的認識和感受。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完全尊重學生的理解,讓學生充分通過反復讀文,暢所欲言。教師沒有以權威的面孔出現,去告訴學生所謂的標準答案,給了學生舒展靈性的空間。

      三、注重過程,注重體驗

      讓學生說出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對角色心理的體驗;讓學生講清獲得知識的國,思維過程,方法,步驟。不僅限于說出答案就行。本課教學,通過人物的神情分析人物的心理時,就是在讓學生理解,體驗。

    【《她是我的朋友》導學案設計與總結】相關文章:

    《她是我的朋友》的導學案03-19

    放風箏音樂導學案設計03-20

    《故鄉》的導學案02-14

    雷鋒叔叔你在哪里的導學案設計03-19

    她是我的朋友的教案設計03-19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鐵的性質導學案09-01

    秋天的懷念導學案03-20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五月天在线精品电影 | 亚洲自拍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性色福利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 日本中文有码电影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