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群落的演替》的教學設計

    《群落的演替》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4-10-16 13:12:10

    《群落的演替》的教學設計

    《群落的演替》的教學設計

    《群落的演替》的教學設計

      一、 本節的地位:

      在學習完群落的概念和結構知識后,接著學習群落的演替的知識,是以發展觀點從時間角度認識群落的變化過程。本節也為下一章生態系統的講授打下基礎。

      二、 本節的重點和難點:

      本節的重點和難點是群落的演替過程。

      三、 本節的知識體系:

      本節先介紹群落演替的過程,接著對群落演替進行分類,然后是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最后是退耕還林、還草、還湖,退牧還草。以上各項的中心都是群落演替。

      四、 教學方法:

      一是用發展觀點講授群落的演替。群落是一個動態系統,它的結構會受到干擾和破壞,一些種群的消失,就會有其他種群來占據它們的空間,最后群落會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群落演替的本質是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生物與無機環境的相互作用,所以,要在講授群落演替過程中,始終利用已有知識如種間的競爭、捕食進行分析歸納。

      二是比較的方法:在講授兩種演替類型時,比較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異同點,關鍵是起點不同,原生演替是從原生裸地開始的,次生演替是次生裸地開始的。這里的難點是區分兩種裸地,要指出原生裸地的含義是完全沒有植被,并且沒有任何植物繁殖體如根、莖、種子等存在的裸露地;而次生裸地是指不存在植物,但在土壤中存在植物的繁殖體的裸地。

      三是注重把觀察能力引導到培養分析能力上。群落的演替的事例較常見,但常見的未必是知道的,所以要把演替的事例與演替的概念建立聯系,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是把人類活動與群落演替聯系起來。群落演替可以自然發生,但也會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人類活動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的,因此人類活動對群落的影響遠遠超過自然界的其他生態因子。在講述人類活動的影響時,角度要全面,既要講到破壞性的,又要講到建設性的,最后要總結為人類活動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然后再由此引出退耕還林、還草、還湖的政策的科學道理。

    【《群落的演替》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 It was there 》教學設計與說明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設計分層教學目標設計05-20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高潮在线播放 | 亚洲永久韩国久久 | 亚洲最大日韩中文字幕另类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美国亚洲电影 | 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