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第十冊《數字與信息》教學反思
數學第十冊《數字與信息》教學反思
《數字與信息》是蘇教版第十冊的一節(jié)實踐活動課。在實施教學時,結合數學閱讀,我做了如下幾點:
(一)在課前,先讓學生收集自己和親友的身份證號碼,以及相關身份證編碼的規(guī)律。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做好首次閱讀,制止一種“老師還要講”的意識的產生。當然,這樣的準備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在探討郵政編碼的編排規(guī)律時,先讓學生觀察教材上的信封,并說說可以獲得的信息;接著讓學生觀察江蘇各地的郵政編碼,并說出它們的相同點及不同點,為了解編排規(guī)律提供感性認識;然后默讀課本上的編排介紹,匯報讀懂了什么,教師及時補充,將感性的認識上升為較為抽象的規(guī)律認識;最后,根據編排的規(guī)律,說說泰州郵政編碼的意義,教師及時說明泰州郵編的特殊性。
(三)在了解身份證的編排規(guī)律時,先讓學生交流在課前收集到的編碼信息,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閱讀身份證編碼的相關介紹,并且與他人交流又讀懂了什么,豐富了學生的認識;接著,運用這個規(guī)律了解具體的身份證號碼中的信息。
(四)通過出示、舉例,說出圖書編號的好處,由以上介紹的數字信息拓展到生活中的其他數字信息,我認為這是學生在生活中進行數學閱讀的一種反饋,也能體現(xiàn)出學生在“讀”。
(五)留疑下課。讓學生課后查閱相關資料,了解靖江的郵政編碼為什么與眾不同。讓學生帶著這樣的疑問,繼續(xù)閱讀,將課內閱讀延伸到課外閱讀,逐步認識到“學會學習,首先要學會閱讀”。
最后,我也提出我在教學本節(jié)課時的一些困惑:
1、在探討郵政編碼的編排規(guī)律時,通過閱讀,學生只能照本宣科地說出得到的信息,并不能概括性地總結出規(guī)律,這一部分主要還是依賴于我的介紹。課前我也思考了很久,要求學生根據一個郵政編碼的介紹得出編排的規(guī)律,這的確很難,而且以學生的能力通過網絡查找相關的資料,他們也比較難以總結出理想的結果。
2、郵政編碼的編排規(guī)律得出后,要求學生根據這個規(guī)律來說說泰州的郵政編碼的意義,學生也只能說出“22”的意義,其他的信息也要依靠教師來告之,我就在想,郵政編碼的規(guī)律如何才能像身份證號碼的編排規(guī)律那樣一目了然地顯現(xiàn)出來呢?
【數學第十冊《數字與信息》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解決問題的策略蘇教版數學第十冊教學反思(精選25篇)03-17
數學教學反思03-19
職高數學教學反思03-19
時間與數學的教學反思03-19
數學的教學反思大全03-19
數列數學教學反思03-20
蘇教版數學教學反思03-20
我與數學教學反思03-20
職教數學教學反思03-19
數學教學之方程教學反思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