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農村貧困學生心理教育的工作總結

    農村貧困學生心理教育的工作總結

    時間:2024-08-13 08:56:01

    農村貧困學生心理教育的工作總結

    農村貧困學生心理教育的工作總結

    農村貧困學生心理教育的工作總結

      一、問題的發現。

      xx鄉位于嘉陵江東岸,距xx縣城13公里,省道儀北路穿鄉而過,幅員面積2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515畝,轄9個村,總人口9986人,農民人均純收入約1693元。如果家中一切平安,一家人還能勉強過日子,一旦生病、或出個意外,家就難以周轉。正是這原因,xx小學貧困生始終是校園環境弱勢群體的一部分,這些孩子眼神充滿了無助與期盼,稚嫩的肩膀承受著巨大的重荷,有的甚至連學費都交不起,新年的時候買件新衣服,生日的時候吃塊蛋糕,也都成了奢望。貧困生不僅是經濟上的貧困,還有家人思想的貧困,貧困生來源于三種情況:

      一是父母文化素質低,觀念落后,缺乏必要的經濟頭腦。這類家庭占我校貧困生的51%。由于缺少文化,不知道及時學習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更無能力在經濟大市場的大潮中去拼博一番,只知道一年復一年地種著幾畝薄田,難以維持家庭正常開支。如觀音橋村的李四林,兩口子天天辛苦勞作,家中連正常的開支也支不出,孩子冬天還打著光腳丫;

      二是家庭遭意外,或因病致貧窮。這類家庭占我校貧困生的11%左右。如大屋基村的鄧琴,由于父親在外因口角而傷了他人,最后被判賠償經濟損失三十多萬元,家庭經濟狀況立即惡化,幾十年也難以抬起頭;

      三是孤兒。如三年級一班的陳建江,父母得病,先后離逝,跟隨公公婆婆生活,兩位老人年事已高,已漸漸喪失勞動力,這種情況的孩子我校就有四個。貧窮的家庭,也有各自貧窮的原因。這里不再一一贅述。

      由于家庭貧困,貧困生在校吃穿跟不上,心理上出現一些疾病,這些現象在小學高年級表現尤為突出:

      (1)自卑而敏感型。

      這類學生約占28%。在學校里一般寡言少語,作業雖然能按時完成但是質量不高,不懂不敢多問,生怕老師和同學嘲笑,與外界交往不多。自尊心較強,情緒不夠穩定,容易受外來因素的影響,老師的一個眼神,同學的一句玩笑,有可能使他(她)長時間心里難以平靜,總覺得別人瞧不起自己,這類學生多自卑,多疑,傷感,敏感。

      (2)麻木而慵懶型。

      這類學生約占18%。智力一般不高,帶有一定的遺傳特性。對功課不感興趣,對新生事物近乎漠然,沒有什么大的理想和追求。這類學生的學習成績一般都很差。(3)偏狹而暴躁型。這類學生約占調查總數的17%。這些學生中,有的是受到不良的家庭教育,上行下效,耳濡目染,不輕易相信人,有一點不滿就容易發脾氣,甚至大打出手,是班級中一個不穩定因素。

      (4)自卑、焦慮、甚至出現厭學情緒,這類學生占8%。

      為了減輕父母經濟上的負擔,有的小學就輟學成為父母的生活上的“好幫手”,他們天真的認為只要父母少了一份開支,就可以擺脫貧困。貧窮的父母,也膚淺的認為兒女懂事,就這么聽之忍之。

      (5)恣睢而刁蠻型。

      此類學生約占調查總數的4%。窮困能使人奮發圖強,但也可以使人誤入歧途。這類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淡薄,不遵守課堂紀律,不僅自己不學習,而且還影響其他人學習。這些學生對四鄰也不夠友善,往往以損害他人利益為快樂,心理呈現一種嚴重的變形、畸形發展狀態,對社會安定構成極大的威脅。

      貧困成了捆綁學生進步的桎梏,駕馭著學生的思想。有相當數量的貧困學生的心理狀態令人堪憂,亟需人們加以足夠的重視、深入的研究和妥善的解決。否則,將會使大量的貧困學生被排斥在主流社會之外,既使國家失去許多可樹之材,又會給社會帶來諸多不安定因素。

      二、督導與評價。

      針對上述情況,我校領導已經深刻意識到在關注貧窮學生心理健康等方面還存在嚴重不足。需要社會、學校、家庭三個方面共同努力,為貧困學生的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1、向社會、民政尋求捐助。

      20xx年春季,由學校領導、教師多方聯系,向社會各界尋求對貧窮孩子的捐助,接受資助的貧困生共有xx人,受助資金約xx萬元。同時,向民政局反映貧窮孩子的家庭情況,給予貧窮家庭一定資助。這幾年,我校繼續加大對社會各界尋求對貧困學生經濟援助的力度,給每一貧困學生接受教育的機會,盡量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順利完成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2、在教師、學生中發動愛心捐助。

      我校每期在教師和學生中舉行一次向貧困學生獻愛心的捐助,教師累計捐款已達到萬元,學生累計款已達八千多元。貧困學生親自感受到了教師、學生對他們的捐贈,無形中,通過校園內的師生的愛心、關心、談心來打開貧困生幼小的心理,讓感恩烙在了他們的心底,讓他們學會對社會、對老師、對同學的感恩,讓他們焦慮消失,只要教師能對癥下藥地耐心細致地做好厭學心理的輔導,就能讓貧困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養成良好的個性。

      3、召集貧困孩子的家長開會。貧窮是眼下的,改變是需要時間的,不是說改變就改變的,要有長遠的目標,并且不斷的朝目的努力,只要一家人齊心協力的,朝一個目標努力,貧窮的帽子會摘掉的。在從物質上扶貧的同時更要從思想觀念上、科學技術上進行扶貧不斷增強貧困學生家長脫貧致富的能力和信心。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引導家長用科學的方法教育當今的孩子,發現孩子有心理上的問題及時予以疏導并與學校和老師取得聯系。

      4、對貧窮學生進行扎實的思想教育。

      教書先育人,當學生在思想上沒有其他負擔時,才可能把精力集中到學習上來。在貧困學生的教育中,首先要讓學生在生活、經濟上避免出現攀比心理,沒有了攀比,貧困就會變成渺小,樸素、節約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傳統美德,從小灌輸學生在生活上樸素、節約的思想,當學生學會穿著樸素、干凈的衣服,而華麗自然將遠離他們,留下只有一種實在美與自然美,而不需什么裝飾。從節約每分錢開始,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如學習上用的筆,用完再買,少吃一包麻辣,少買一件玩具,從無意中為父母減輕壓力,節約從小事做起,從小培養,讓節約成為學生的生活習慣。

      三、督導效果。

      通過以上評價與指導,我校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加強了對貧困學生的思想教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教育貧困學生要圓大學夢,要有成為棟梁之材的理想,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美好的生活,為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力爭不要成為窮二代。同時也要教育他們,人窮志不窮,窮困的家庭反而造就了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鉆研的品性。體諒父母的艱辛,想方設法為家庭分憂解愁,并堅信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自己努力和奮斗,就一定能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雖然日子很苦,但要活得很頑強,很自信。真正做到: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同時,我校專門設立了貧困生的心理健康咨詢室,并有一個副校長專門負責。成立了《愛心基金會》,定期對貧困生進行資助和捐贈。制定了《貧困學生管理制度》,學校統一建立了“貧困學生”檔案,全面了解貧困學生信息。

      對貧窮孩子的教育,我校任重道遠!

    【農村貧困學生心理教育的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教育總結10-21

    心理健康教育宣傳總結范文三篇03-19

    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例文03-20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修的總結范文01-21

    2019年農村社區主任工作總結范本范文03-20

    探討教育心理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實際應用論文08-13

    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課總結(精選11篇)07-25

    2019年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例文(高中)01-26

    《一定要把農村教育辦得更好》優秀讀書報告07-13

    關于《一定要把農村教育辦得更好》讀書報告07-13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免费观看h片 | 夜色福利院在线观看试看 | 在线观看免费不卡AV网站 | 日本午夜视频黄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 日韩午夜福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