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成功》教案參考

    《成功》教案參考

    時間:2024-07-25 11:05:11

    《成功》精品教案參考

    《成功》精品教案參考

    《成功》精品教案參考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清文章結構層次,理解作者觀點,懂得在勤奮中走向成功。

      2.品味作品中經典的文化言論。

      過程與方法:

      準確理解作者的觀點。了解引證法在文中的作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勤奮是通向成功的橋梁的道理。

      重點難點:

      1.了解引證法在文中的作用,品味作品中經典的文化言論。

      2.培養學生理解勤奮是通向成功的橋梁的道理。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課文

      社會生活多姿多彩,我們常常羨慕一些成功人士。我們羨慕奧運冠軍能登上最高領獎臺,我們羨慕科學家能為人類作出巨大貢獻,我們羨慕作家能寫出優秀的作品……同學們有沒有想過,他們是如何成功的呢?他們成功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他們成功背后有哪些故事呢?我們除了羨慕之外還應做些什么呢?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這些問題將得到解答。

      二、檢查預習

      1.讀準字音:

      言簡意賅(gāi) 煩瑣(suǒ) 浩劫(jié) 焚(fén) 晷(guǐ)

      無待饒(ráo)舌 兀(wù)兀(wù) 憔(qiáo)悴(cuì) 闌(lán)珊(shān)

      2.對照課文,完成下列詞語填空:

      錯( )復雜 實( )求( ) 懸( )刺( )

      無待( )舌 言簡意( ) 家( )戶曉

      三、作者簡介

      先讓學生根據所查資料來簡介作者,然后教師明確:

      季羨林(1911—2009),山東清平人。北大教授,中科院院士、著名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作家。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4年畢業,在山東省立濟南高中任國文教師。1935年秋進入德國格延根大學學習贊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印度古代語言。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并應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東語系">東語系教授。他曾長期致力于梵文文學的研究和翻譯,翻譯了印度著名大史詩《羅摩衍那》。此外他還創作許多散文作品,已結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潤集》以及《季羨林散文集》等。2009年7月11日逝世。

      四、整體感知

      1.列閱讀提綱:本文層次清晰、表達周密、段與段、句與句之間都注意前后照應。學生可邊讀課文,邊列出段落層次提綱,理清作者論證的思路,把握觀點。

      2.討論并歸納:全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4):提出成功=天資+勤奮+機遇的觀點。

      第一層(1):借助詞典,注釋“成功”,引入話題。

      第二層(2—4):提出“成功”的公式。

      第二段(5—10):作者承認“天資”、“機遇”的作用、但更強調“勤奮”是決定因素。

      第一層(5—8):具體分析“天資”、“勤奮”、“機遇”三個條件。

      第二層(9—10):強調“勤奮”是最根本的條件,希望人們能以勤奮的精神治學、工作,走向成功。

      五、揣摩課文

      1.提問:課文的開頭有什么特點?

      討論并歸納:作者從《現代漢語詞典》中對“成功”的解釋說起談到成功之道,推出簡潔明了的公式,開門見山亮出觀點。用設問句的形式,引發讀者思考,不拖沓,不羅嗦。作為一代大學者,這樣的開頭使人覺得誠懇與平實。

      2.提問:作者見解獨到,表現在哪里?

      討論并歸納:在于他承認“天資”與“機遇”對成功的作用,同時又能非常辯證客觀地看待這兩個條件。

      3.提問:作為學者,學識淵博,善于旁征博引,找一找作者舉了哪些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討論并歸納:用“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批天才”證明“天資”是客觀存在的,誰也否定不掉。用“學術界藝術界自命天才的人”證明自己的天資要實事求是一點好。引用“囊螢、映雪、懸梁、刺股、及韓愈”的故事說明勤奮一向為古人所贊揚。

      用自己親身經歷說明機遇有時很重要。用韓愈的名言“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還是證明勤奮的重要性。最后引用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中對成功必經的三種境界闡釋,并指出其疏漏,再次強調了中心論點。這些事例,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4.提問:作者認為“天資是由天來決定,機遇是不期而來,我們無能為力”。你能對這兩句話作一些說明嗎?如果不同意作者的觀點,可以修改或作些補充。

      討論并歸納:“無能為力”指的是無法改變,無法強求。天資由遺傳因素決定,如果不勤奮,天資再高也無用;天資低那更要勤奮,因為勤能補拙。機遇是別人的,是不期而來的,但是機遇總是青睞那些有準備的人。機遇對人成功的影響在偶然中孕含著必然。作者說這兩者的“無能為力”其實是為了突出“勤奮”的重要性,它對我們的成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5.反復誦讀王國維的“境界說”,領會其中的深意,并能用自己的話清楚連貫地闡述。

      討論并歸納: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句詩在這里的意思是寫一個人對成功的渴望。“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寫為了成功吃盡苦頭,“伊”指的是自己的預期目標。為了成功吃再多的苦也不后悔。“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寫的是尋尋覓覓,經過千辛萬苦,成功卻悄然而至,令人欣喜無比。

      6.作者闡述成功的三個因素時,各自采用什么方法,三個因素能調換順序嗎?

      天資:承認有天資,但需客觀一點。——舉例論證

      勤奮:非常重要。——道理論證、舉例論證

      機遇:確實存在,有時影響極大。——舉例論證

      分析:從作者對這三個條件的態度,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考非常嚴密,是辯證地、客觀地分析,沒有隨心所欲,沒有自以為是,而是準確、科學地闡述了三個條件。

      不能調換順序:首先論證部分的順序要與公式的順序相符合。其次,根據這三個條件的特點決定。因為天資是先天的,也可以看成是成功的前提條件或基礎,所以放在第一個。勤奮是后天的,但是最重要,所以緊接著就要講勤奮。而機遇是人們無能為力的,所以放在最后。

      (“細節決定成敗”,小小的順序隱藏這這么大的奧秘呢。)

      7.作者引用王國維的經典比喻,有什么作用呢?

      作用:引用王國維的經典比喻,生動形象的闡明了勤奮是成功之道的道理,提醒人們必須以勤奮的精神做學問或者干事業,使論證更有說服力。

      六、總結本課

      1.思想內容:文章以個人經歷講說道理,分析勤奮的三個必要條件,指出無論是治學還是干事業,都不能依賴天資和機遇,只有通過勤奮,才能走向成功。

      2.藝術特色:

      (1)本文見解獨特。(成功之人談成功之道,有說服力)

      (2)大題小作,要言不煩。(擇其要點,寫有價值的見解)

      (3)“談話式”語言風格。(舉重若輕,從容不迫,有分寸)

      七、結束語:

      看來,獲得成功,需要的因素還有很多很多!但歸根結底,成功的決定因素只有一個,那就是——勤奮!讓我們像季羨林老">林老先生學習,勤出成績,勤出進步!

      最后,讓我們懷著對季老">季老先生的仰慕和敬佩之情,再來朗讀一下文章的9、10節,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勤奮!因為天道酬勤!

      八、布置作業

      1.閱讀課文。

      2.背誦本文的幾句名言。

      3.作業紙。

      板書設計:

    【《成功》教案參考】相關文章: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參考03-20

    麋鹿教案參考范文及反思03-19

    教案作業檢查總結范文參考02-13

    風的觀測教案設計參考04-20

    優秀教案評選方案范文參考02-25

    《平均數的應用》教案參考03-19

    橙子的教案參考內容(通用11篇)04-14

    防治計算機病毒教案參考02-25

    《發展生產滿足消費》初中試講教案參考03-19

    支教總結范文參考03-20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色综合久久久久网 | 亚洲精品另类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不卡网站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天天更新 | 日韩动漫一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第十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