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龍門石窟旅游導游詞(精選13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旅游從業人員,常常要根據講解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是講解當地的基本情況,介紹風土人情的文章。那么你有了解過導游詞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龍門石窟旅游導游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龍門石窟旅游導游詞 1
尊敬的各位游客們:
大家好!
今天,我很榮幸能陪同大家游覽龍門石窟。
為使各位游客能對洛陽這座古老城市的歷史文化和古跡有初步的了解,我將洛陽的歷史及龍門石窟的大致情況,途中向大家做簡單的介紹:洛陽在歷史上曾是眾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稱“九朝古都”。龍門石窟距市區13公里的龍門是洛陽南面的天然門戶,這里兩岸香山、龍門山對立,伊水中流,遠望就象天然的門闕一樣。“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就雕刻在伊河兩岸的山崖上,南北長約1公里。從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時開始營造,經過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延至北宋,累計大規模開鑿約四百余年,現存窟龕2345個,碑刻題記2800余塊,佛塔70余座,造像近11萬尊。其窟龕、造像和題記數量之多,居中國石窟之冠,與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佛教藝術寶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于1961年確定龍門石窟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通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來到龍門石窟腳下,我們下車,首先沿著伊水西岸游覽西山。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千佛窟。千佛窟只有一間屋大小,高三四米,兩旁石壁上密密麻麻地排列著無數個小佛像,說他是千佛庫真是名副其實。這些小佛像大的有三四厘米,小的`卻只有兩厘米,可別看它們的個頭兒像個小不點兒,但都雕刻的很精細,雖然數目眾多,但是排列的卻非常整齊。
接下來,我們就來到龍門石窟最有名的地方——奉先寺。這里共有九尊佛像,其中中間的佛像最大。這尊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它的雕工極為精湛,大佛坐姿端正,面容慈祥,雙耳垂肩,就連衣服的褶皺,皮膚的紋理都雕刻得清晰可見。其他八尊佛像也都身材高大,形態各異。總體看來,奉先寺洞穴雄偉壯觀,氣勢磅礴,再加上周圍淡淡的薄霧,更是顯得神秘莫測,真不愧是神來之筆呀!
由于時間的關系,龍門石窟西山的講解到處結束,給大家留出一些自由時間,龍門石窟還有更多的美景:東山上的石窟、香山寺、白園大家可以再去細細游賞!希望大家玩得開心、不虛此行。
龍門石窟旅游導游詞 2
各位游客們: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龍門石窟風景區。我叫薛明千,大家可以叫我小薛,今天我來做大家的導游,我來自雛鷹旅行社。希望在我的帶領下你們會旅途快樂。
龍門石窟是中國四大洞窟之一,它位于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這里青山綠水,萬像生輝,作為佛教藝術寶庫早在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0年11月30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大家請往前看,這就是開鑿最早的古陽洞,它開鑿于公元493年,所供奉的是佛祖釋加牟尼。(書法史上的里程碑“龍門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這里。)
前面有那個洞便是奉先寺了。它是龍門唐代石窟中最大的石窟。石窟正中的那尊佛像是石窟中最大的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被賦予了女子形象,形態圓滿、安祥、溫存、親切,傳說是武則天的.化身。
萬佛洞中佛像最多,里面的佛像很多僅有一寸,計有15000多尊。前面的藥方洞中,刻有140外藥方。
由于時間關系,龍門石窟的主要洞窟的講解到此結束。現在給穩中有各位留一點時間照像。
歡迎大家參與這次旅行,但是旅行馬上就要結束了,在我們最后的一些時間,我邀請大家記住一首有我們洛陽特色的兒歌
你拍一,我拍一,洛陽牡丹屬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洛陽水中有魚兒;
你拍三,我拍三,洛陽美景白云山;
你拍四,我拍四,洛陽境地白馬寺;
你拍五,我拍五,洛陽龍門有石窟;
你拍六,我拍六,洛陽天子能駕六;
你拍七,我拍七,洛陽美味是水席;
你拍八,我拍八,洛陽歡迎您來吧;
你拍九,我拍九,洛陽家家有美酒;
你拍十,我拍十,洛陽家家有美食。
好了,我在此感謝大家來到我們洛陽,我希望大家會記住我,記住龍門石窟,記住洛陽,我也希望大家回去后在親朋好友中多多夸夸我們洛陽,贊美我們的洛陽。拜拜!
龍門石窟旅游導游詞 3
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開心旅行社的導演小曦。今天我帶大家一起去龍門石窟游覽。在游覽時,我會給大家詳細介紹。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這里是香山和龍門山的'對峙,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遠望猶如一座天然門閥,所以古稱“伊灍”。龍門石窟里有成千上萬尊佛像,它們各個姿態不一,精美別致。
關于龍門石窟,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在隋朝,隋煬帝楊廣曾登上了洛陽北面得邙山。向遠眺望,看見了伊灍,就高興地說:“這不是真龍天子的門戶嗎?”不久,隋煬帝就砸洛陽建起了東都城。因為皇宮的正門正對伊灍,所以人們稱伊灍為龍門。
雕琢龍門石窟,斷斷續續搭400年之久。據統計,東西兩山現存窟2345個,佛塔70余座。龍門石窟又稱古碑林,共有碑刻題記2860多塊。龍門石窟全山造像11萬余尊,最大的佛像是盧舍那大佛,通高17.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最小的佛像在蓮花洞中,每個只有2厘米高,被人們稱為微雕。
龍門石窟奇特的地方數也數不清,下面就開始游覽。
在游覽龍門石窟時要注意:
1.不能用手去觸碰雕像。
2.要講文明,不說臟話。
3.輕聲說話不打擾他人。要在外國人面前展示中國人的文明風采。
龍門石窟旅游導游詞 4
游客們,你們好,我是這次龍門石窟的導游,龍門石窟已經被列為了《世界遺產名錄》,它建筑在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口處,至今已有了1500余年的歷史,現在我就帶領大家去觀賞吧。
龍門石窟的雕刻,精彩絕倫,而且石質堅硬、結構緊密,和其他的石頭相對比,它更可以保存許久也不會被破壞。可是,最近去龍門石窟參觀的游客們都隨地亂扔果皮、餅干包裝等等一些生活垃圾,講到這一點,我希望你們要保護龍門石窟的環境衛生。
龍門石窟的佛像更是猶如星星般多,你們看這些佛像已經超過了1500余尊,形態名異,最大的是豐先寺的盧舍那佛像。
龍門石窟的墻壁上有七個洞型大窟,它們代表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等,真是各有各的`風范。游客們,你們說是嗎?
龍門石窟跟長城一樣,也是古代勞動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建造出來的。那些雕刻師擔任著給那些神佛和帝王造像的重要任務,那佛像的表情又是那么的栩栩如生,有喜悅、慈祥、威嚴、苦痛、嚴肅,各式各樣的表情。它就是一個豐富多彩、包羅萬象的奇特博物館一樣!
龍門石窟是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下令遷都洛陽,那時,他還是沒有忘記把佛教的發展中心移到洛陽中,立刻招集各地的能工巧匠,做成這氣魄雄偉的龍門石窟。
游客們,你們看,這里的風景多么美呀!希望你們有機會再來參觀。
龍門石窟旅游導游詞 5
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導游:小非。也可以叫我小張。很高興參加洛陽龍門石窟一日游。
洛陽龍門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龍門石窟也是中國保存相對完好的大型石窟。據統計,有佛龕2000多個,佛塔70多座,雕像10多萬尊,銘文2800多處。龍門石窟雕刻佛像精湛,石窟造像碑刻不乏藝術作品。龍門石窟現存石刻造像2600多種,其中20件龍門石窟是中國優秀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在國內外學術界和書法界影響廣泛。龍門的二十件物品集中在古陽洞,另外一件物品在西山中段南邊老龍洞懸崖上的磁香洞。龍門石窟位于河南洛陽以南十三公里處,與甘肅敦煌石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古代佛教石窟的三大寶庫。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說:洛渡四郊,山河勝利,龍門第一。所以請不要在這個美麗的地方留下垃圾!
龍門石窟保留了大量的宗教、藝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藥、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史料。所以可以稱之為大型石雕藝術博物館。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石雕藝術的三大寶庫。龍門石窟位于中原,是根植于中華民族傳統藝術土壤的'外國佛像教學藝術的豐碩成果,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完整體系的集中體現。因此,龍門石窟在中國石窟藝術中有著自己特殊的歷史地位。
嗯,今天的;洛陽龍門石窟一日游結束,明天要去的地方會更漂亮。明天見!
龍門石窟旅游導游詞 6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洛陽,我是這次洛陽之行的李導,接下來就讓我帶領大家到龍門石窟游玩!
大家看到那座大山了嗎?那就是龍門石窟,它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想必大家都會想起咱們中國唯一一位女皇武則天吧!大家過完橋就能看到大佛了!來吧!
大家看那一座大佛,她就是武則天出二十斤胭脂錢,按照武則天的樣子刻畫的!大家猜一下這尊大佛有多高?對,她有17米高,她的耳朵就有1.8米高,那誰知道這里有多少個窟龕嗎?這里有窟龕!
下面我們來到的地方就是萬佛洞,這個洞窟有一萬多尊小佛像,這些小佛像高只有4厘米,但洞窟中的大佛像的頭被外國人盜走了,非常可惜!
龍門石窟還有一個傳說:很久以前,洛陽的`南郊有一片很大的湖水,人們常常在山上放羊,在湖里打魚,生活十分平靜。村里有幾個孩子們在放羊時常常聽見幾聲奇怪的聲音“開不開”,于是,其中一個孩子把這件事告訴了母親,母親對他說:“要是再聽到的話就說開”。第二天,孩子按媽媽說的話回答了一聲,結果,話音剛落,山就搖起來,龍門山一下子就從中間裂開了,我們的龍門石窟就是這樣來的。
關于石窟大家如果有問題可以問我,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我們五點鐘原地集合,我們不見不散!
龍門石窟旅游導游詞 7
游客們:
大家好!
有幸讓我為大家解說,我們今天的旅游景點是“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它位于河南省洛陽南郊12公里處得伊河兩岸,它青山綠水,萬象生輝,能讓人有流連忘返的感覺,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經說過一句話:“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石窟就是開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之間,它始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遷都洛陽前后。
龍門石窟分潛溪寺、賓陽中洞、賓陽南洞、萬佛洞、蓮花洞、奉先寺······現在我們看到的是萬佛洞。萬佛洞有一萬五千尊小佛像才得名,這些佛像有些小巧玲瓏,有的像在悠揚的樂曲中翩翩起舞,有的體態輕盈,有的婀娜多姿。在洞口的南邊還有一尊觀音像,它的整個姿態顯得那么優美端莊。洞內主佛是阿彌陀佛,它端坐在雙層蓮花座上,無所畏懼,主佛背后有五十二朵蓮花,每朵蓮花上都坐著一位菩薩,他們或坐或側,或手持蓮花,或竊竊私語,神情各異,整個佛洞金碧輝煌,感覺很熱鬧。
這里是蓮花洞,蓮花洞里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蓮花,這本是佛教象征的名物,俗話說,出淤泥而不染。洞頂也有許多以蓮花作為裝飾的,但是像蓮花洞里的這樣碩大而精美的蓮花,在龍門石窟是很少見的,蓮花洞里的飛天細腰長裙,姿態自如,生動細致,栩栩如生······
各位旅客們,龍門石窟的景色實在太多了,說也說不盡,希望您這次收獲很大,不枉此次一行,希望下一次還能和我一起來感受龍門石窟的壯麗的景象。
龍門石窟旅游導游詞 8
親愛的游客們:
今天有幸陪大家一道參觀龍門石窟,我感到很高興。這里就是位于中原地帶的九朝之都洛陽。龍門石窟就在距洛陽南十二公里之處,是世界上著名的石刻藝術之一。2000年11月被聯合國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現在由我來帶領大家游覽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我國三大石窟之一,龍門石窟南北長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1300多個石佛。現在我們來到是奉先寺。奉先寺是龍門石窟最大的一個窟,長寬各30米。奉先寺的不平凡,在于中間那尊巨大的盧舍雕像,它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杰作。像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這尊佛像嘴角微翹,呈微笑狀,頭部稍低,它和奉先寺的雕像群行成了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
接下來我們要去的龍門石窟的另一個著名洞窟------賓陽洞。洞內有11尊大佛,有的.婀娜多姿,形象通直;有的高鼻大眼;體態端詳;有的形態自若;有的青面獠牙,張牙舞爪······真是一個名不虛傳的發動佛洞。
參觀過了賓陽洞,我們再去南邊的萬佛洞看看,洞中刻像豐富,南北石壁上刻滿了小佛像,很多佛像僅一寸,或幾厘米高,有15000多尊,洞中佛像也是姿態不一,神態各異,十分傳神······
哦,龍門石窟不知不覺就參觀完了,我也不多說了,大家有時間去看看,謝謝大家。
龍門石窟旅游導游詞 9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講解員,今天由我來陪伴大家參觀游覽。孔夫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我正是懷著這種心情來接待各位朋友的,歡迎大家光臨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口處,距市區12.5公里,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岡石窟,是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
各位朋友,今天我們在龍門石窟參觀的時間大約是兩個小時。在景區里,我們每分鐘可以看到1000余尊大大小小的佛像。據1962年龍門文物保護所統計,現存窟龕2100多個,大小造像10萬余尊,佛塔40余座,造像題記碑文約2870塊。龍門石窟造像,既是歷代勞動人民和藝術家無窮智慧和血汗的結晶,又是外來文化和我國文化結合而成的`一朵奇葩。龍門石窟像一個豐富多彩、包羅萬象的大博物館,為我國的歷史、宗教、文化、藝術、醫藥發展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
游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了潛溪寺。潛溪寺建于唐代初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大家看這個洞,洞的高、寬均為9米多,進深近7米。據說唐代有位叫李潘的宰相曾在此建造過別墅。
游客朋友們,我的講解到這里就要結束了,下面的時間,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拍照留念,留下美好的瞬間!
龍門石窟旅游導游詞 10
游客們,
大家好,今天由我來當你們的小導游,由我來帶領你們游玩龍門石窟。
下面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進入龍門石窟的注意事項。第一不要亂丟垃圾,第二不要在佛像上亂寫亂畫,第三要緊跟隊伍不要掉隊。
現在我們要進入龍門石窟,請大家跟緊我。龍門石窟屬于洛陽著名的'5A級景區,它和郭煌莫高窟.大同山崗石窟,共同組成三大石窟藝術寶庫。
龍門石窟有這樣一個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洛陽南郊有一片很大的湖水,人們常常在山上放牧種植,在水里打魚,生活十分平靜。村里有個小孩天天幫媽媽上山放羊,每次放羊他都能聽到地上傳來奇怪的聲音“龍門山開不開”。回到家后他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母親,她母親對她說“要是再聽到這樣的聲音就說開”。第二天他又聽到了這樣的聲音,他就回答“開”。結果就地動山搖,龍門山一下子從中間斷開了,湖水噴涌而出,一瀉萬里奔向東海,崖壁上出現了密密麻麻的窟窿,窟窿內全是石像,那些石像清晰可見,龍門石窟就這樣出現了。
龍門石窟內有佛塔80座,佛像10萬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是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最小的佛像只有2厘米。現在大家可以自由參觀,注意安全,2個小時后我們在這里集合。
好了,我們的講解到此結束了,請大家記住我們在這里度過的快樂時光,再見!
龍門石窟旅游導游詞 11
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本次旅程的導游:小張,大家也可以叫我:小張。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參加洛陽龍門石窟一日游的活動。
洛陽龍門石窟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龍門石窟還是我國目前保存比較完整的大型石窟群,據統計,現存大小窟龕兩千多個,佛塔七十余座,造像十萬多尊,碑刻題記兩千八百多塊。龍門石窟是佛像雕刻技藝精湛,而石窟中造像題記也不乏藝術精品。龍門石窟造像題記遍布許許多多的.洞窟,約有兩千六百多種,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在國內外學術界、書法界有很廣泛的影響。龍門二十品,十九品集中于古陽洞,另有一品在西山中部偏南老龍洞崖壁的慈香窟里。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南十三公里處,它同甘肅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并稱中國古代佛教石窟藝術的三大寶庫。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所以請不要在這美麗的地方留下垃圾!
龍門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藥、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料。因此,它堪稱為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它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龍門石窟地處中原,是外來佛的教藝術植根于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土壤之中的豐碩成果,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完整體系的集中表現。因此,龍門石窟在我國石窟藝術中有自己特殊的歷史地位。
好了,今天的;洛陽龍門石窟一日游結束了,明天我們將要旅游的地方更美。明天見!
龍門石窟旅游導游詞 12
游客同志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洛陽最富盛景的旅游勝地——龍門石窟。大家叫我郭導就行。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地,這里也是中國最負盛名的佛教游覽地。2007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全國首批5A級景區。
龍門石窟創于北魏年間,據說唐代人對佛教猶為重視,所以那個時期大規模的建造佛像,共有97000余尊佛像,全部建外陡峭山壁上。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
大家看,蓮花洞是繼賓陽中洞之后又一大型的北魏建筑。此洞高達10米,深約6-15米。這個洞內最具特色的是蓮花雕刻,蓮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頂多以蓮花作為裝飾,但像蓮花洞窟頂這樣碩大精美的高浮雕大蓮花,在龍門石窟也不多見。
大家小心路上臺階較多,前面就是潛溪寺。高,寬約為9米多,據說唐代有位李潘的宰相在這里建造過別墅。龍門石窟,我還有個小傳說:“相傳遠古時期,洛陽有個村子,里面有個孩子天天到山上牧羊,常常聽到從地下傳出開不開的聲音,回家把這件事告訴母親,母親想了想后告訴他,如果再聽到問話,就說:開。誰知話音剛落,山崩地裂,龍門山頃刻之間從中間裂開,洶涌的湖水從裂口出傾出;水流之后,兩山崖壁上則出現了無數蜂窩似的窟窿,窟窿內人影綽綽全是石像。”
好了,大家可以自由活動,兩個小時后門口集合,祝大家玩得開心,玩的愉快!
龍門石窟旅游導游詞 13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你們的導游劉丹妮。今天讓我帶你們去洛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點之一的龍門石窟游覽。
龍門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放眼望去,大家眼前看到的這座大橋是龍門橋。龍門山原名伊闕山。傳說上古時期,大禹治水用一把斧子把伊闕山劈成了二半,就成了現在的香山和龍門山。山東的魚聽說了這個地方,非常向往,鼓足勇氣游到這里,輕輕一躍就變成了一條龍,龍門由此得名。龍門橋是仿照趙州橋建成的,全長303米。它連接著香山和龍門山。順著青石板路走下去,這里是禹王池,這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這里的水質清徹見底,魚兒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
接下來是濱陽山洞,這里供奉著釋伽牟尼佛。早晨的第一縷陽光就照射在這里。萬佛洞是龍門石窟比較有代表性的洞窟,里面有十分之一的佛象,共15000個,最小的有4厘米。它的洞頂有一座大大的蓮花,兩邊密密麻麻排列整齊的佛象僅有2厘米,也是龍門石窟最小的佛象了。最后我們游覽的地方叫奉先寺,它是這里最有代表性的的石窟,歷時25年才雕鑿完成的。石窟正中盧舍那佛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造型豐滿,儀表堂皇,實在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杰作。
游覽完龍門石窟,我們將坐船順伊水而下。我真誠的希望大家能在這里得到美的感受。
【龍門石窟旅游導游詞】相關文章:
龍門石窟導游詞范文08-17
【熱】洛陽龍門石窟導游詞10-08
龍門石窟導游詞(精選10篇)03-19
寫龍門石窟的表導游詞(精選10篇)04-16
洛陽龍門石窟導游詞(通用17篇)01-07
洛陽龍門石窟導游詞(通用10篇)01-08
青海旅游導游詞11-16
天池旅游的導游詞03-21
龍門石窟的經典散文07-26
海南旅游解說導游詞02-28